“26个重大项目按节点全速推进,关键任务达成率100%;发布专项通报45份,对执行不到位人员落实问责并相应核减绩效……”步入枣矿集团中兴电气公司,一组扎实的管理成效数据格外引人注目。
面对枣庄矿区电力保障的严峻形势与日益提升的业绩要求,该公司紧扣“服务矿区安全供电”核心使命,以一套强有力的管理“组合拳”疏通执行堵点,将管理势能转化为前进动能,奏响了企业提质增效的奋进乐章。
精准布局,“管控+预警”夯实工作根基
“管理的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要将问题阻于未发,将风险控于未萌。”中兴电气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周茂义点明了工作核心。
聚焦企业发展关键领域,该公司将理顺管理工作的“靶心”对准三大要点:管理人员担当作为是否到位?重点任务推进是否精准高效?绩效考核是否有效激发动力?据此,一套“事前预警、事中管控、事后总结”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得以构建。任务启动前,督察办公室协同业务部门识别风险,制定《预警清单》;推进中,通过现场检查、资料核对等方式动态跟踪,对进度迟滞、标准不符的环节即时“示警”;任务结束后,开展专题复盘,深挖根源,建立《整改台账》并跟踪落实。
在今年的矿区电网秋季检修工作中,督察办公室提前预判“备件调配可能延误”,协同物资部门开通“优先保供通道”,有力保障了各项任务的高效完成。
精细运作,“清单+项目”疏通执行脉络
“以往工作有时凭经验,现在有了清晰的‘任务清单’,责任谁负、标准是什么、何时完成,全都清清楚楚!”该公司电力工程工区主任孙权对管理方式的转变感触颇深。
为打通决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公司秉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问责”理念,将年度重点任务分解为126个具体事项,形成包含“任务内容、时间节点、实施路径、责任主体、考核标准”的“五要素清单”,实行“完成一件、跟进一件、销号一件”的闭环运行。
针对矿区电网安全管控这项核心任务,督察办公室更是推行“项目化管理”。将其细分为“风险隐患治理、标准化建设、应急保障能力”等子项,每个子项明确责任人、目标、清单与时限。他们定期深入运维一线,对照清单进行具体化跟踪指导,有效提升了矿区电网的抗风险能力。
数字助力,“线上+线下”提升管理质效
“打开‘管理平台’,各项目进展、问题整改率、问责情况实时更新,数据一目了然!”督察办公室负责人王光灿介绍道。
为突破纸质台账“效率低、信息慢”的瓶颈,他们打造了数字化管理平台,集成“任务分解、进度上报、预警提醒、评价通报”等功能,实现重点项目全过程线上监管。平台运行以来,预警响应时间由48小时大幅压缩至8小时,问题整改率提升至98%。
线下管理同样“精准发力”,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方式开展突击检查,年内已累计抽查变电所、供电线路等关键点位12次,发现并现场督促整改“安全标识缺失”“设备巡检记录不全”等问题15项;针对“电缆压接老化”等顽固问题,组织“专家会诊式”指导与专项培训,成功将其攻克;联合运维、调度部门确立了抢修人员“15分钟响应”机制,显著提升了抢修效率。
久久为功,“机制+创新”凝聚前进动能
“日跟踪、周调度、月分析、季复盘、年总结”,这套常态化管理机制已成为中兴电气公司高效运行的“助推器”。每日,通过专项工作群跟踪进度;每周,召开专题会协调解决难点;每月,形成《管理分析报告》并通报;每季度,组织“回头看”检验整改实效。
严谨的管理机制,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今年以来,重点工作推进效率同比提升20%;通过管理优化催生的“‘无人值守’变电所‘网格化’巡检”新模式,预计每年可节约人力成本逾30万元。
如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标准在中兴电气公司已蔚然成风。一项项“管理清单”正加速转化为“成效清单”“发展清单”,为企业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