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蒋庄煤矿:激活高技能人才培育新动能

杨涛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8日

在枣矿集团蒋庄煤矿高质量发展、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赛道上,一支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正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这背后,矿井精心构建的“组织架构—平台搭建—机制保障”“三位一体”运作体系,为高技能人才培育提供了系统性支撑,让“人才引擎”持续释放强劲动力。

组织架构:从“单点示范”到“全域覆盖”的格局升级

该矿将劳模创新工作室纳入矿井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其“技能创新孵化器”“人才培育主阵地”“工匠精神传播窗口”三大核心职能,构建起“党委领导、工会牵头、部门联动”的高效管理格局。矿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党群工作部(工会)、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形成人才培育的强大合力。在此基础上,工作室创新矩阵式布局,下设30个区队级技能工作站,构建起“矿井—专业—区队(车间)”三级联动网络,实现对全矿90%以上技能岗位的覆盖,让高技能人才培育从“个别亮点”变为“全域风景”。

平台搭建:全层级技术力量的激活载体

该矿着力打造多元平台,让不同层级技能人才各展其长。在工匠人才示范引领平台上,整合各级工作室、7个专业创新联合会及9个专项技术研讨小组,形成创新攻关“集团军”。近5年,通过该平台完成创新攻关323项,破解生产难题61项,培育高技能人才125人,劳模工匠的“传帮带”效应充分彰显。

职工素质提升平台聚焦能力转型,实施“订单+演练”式实训,结合安全能力提升大课堂、“六实”论坛等活动,推动职工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跨越。线上“智在必得”答题、季度全员考试等机制常态化运行,年均培训职工超1800人次,900多人获满分奖励,“以考促学”氛围日益浓厚。

“智慧工程”创新平台点燃全员创新热情,近5年征集群众性自主创新项目1400余项,推广优秀成果700余项。皮带工区研发的可视化集中控制系统年节约成本176万元,运输工区10余项“民间创新”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一线技能人才的创新潜力被充分激活。

机制保障:长效运作的制度支撑体系

该矿以制度为纲,筑牢人才培育保障网。在成长环境保障上,推行“引才、留才、育才、用才、树才”五项机制,将技术创新业绩与职称晋升、评先树优直接挂钩;重点岗位“三档八级”考核通过理论考试、实践操作等多维评估,鲜明树立“学技术吃香、有技能受重”的导向。

培养体系保障方面,出台《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四全四化”员工素质提升方案》等制度,构建“矿长主导的资金保障—总工程师负责的技术攻关—全员参与的成果转化”闭环体系,让人才培育有章可循、规范高效。

正向激励保障更添动力,每年设立1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通过“创新例会—课题研讨—项目评审—总结表彰”四级机制表彰创新成果与技能人才;“项目冠名”“荣誉疗养”“专题宣传”等举措,让技能人才荣誉感满满,干事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如今,蒋庄煤矿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人才成长的“沃土”、创新创造的“乐园”,通过“三位一体”运作体系的深耕细作,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从这里走出,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和智能化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