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滴水成智,绿涌矿山,解码三河口矿业公司治污增效密码

作者: 刘涛 马传龙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9日

枣矿集团三河口矿业公司以“精准治污、科技赋能、制度创新”为主线,在环境应急、水资源管理、民生诉求响应等领域持续发力,交出一份兼具力度与温度的环保答卷。

他们以“强基础、补短板”为目标,针对危废泄漏、污水处理故障等高风险场景,开展6次专项应急演练。通过“预案培训—实战推演—复盘优化”闭环管理,累计修订应急处置流程23项,新增应急物资储备点5处。引入VR模拟技术,让员工在虚拟场景中掌握污染物封堵、设备抢修等技能,应急处置平均响应时间缩短40%。

走进该公司环保站,电子大屏上跳跃着全矿智能水表的实时数据,随着水平衡测试项目通过微山县水务局验收,一套覆盖“取水—输水—用水—排水”全流程的监测体系正式投用。

为破解地下管网“跑冒滴漏”难题,他们引入专业团队,对供水管网进行“CT式”诊断。通过超声波探测、压力传感器定位等技术,精准锁定3处隐蔽漏点,年节水可达2.3万吨。创新构建“三级水表监测矩阵”,在总进水口、重点车间、用水终端布设智能仪表,实现用水异常15分钟预警。

“这套系统就像给水资源装了‘电子眼’。洗煤车间上月用水量同比降了12%,就是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了冲洗流程。”环保中心主任黄艳萍说。

在矿井水处理站维修现场,他们正对刚更换的超滤膜组件进行气密性检测。这项工程不仅让设备处理能力恢复至设计标准120%,而且通过加装物联网模块,实现浊度等6项指标的远程监控。

“维修不是简单替换零件,而是技术升级的契机。”环保中心技术员刘婷说。

他们自主研发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优化方案,使药剂投加量减少18%,每年可节约成本20余万元。随着维修后10天全性能测试达标,这座“环保心脏”重新强劲搏动,为矿区每天提供8000吨回用水。

“拆解三河口的环保密码,可见破立智慧,破的是‘末端治理’老路径,立起‘源头防控—过程监管—循环利用’全链条,未来,我们将继续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重塑环保基因,推动矿山从‘环保达标线’向‘生态高线’持续攀升。”三河口矿业公司经理车本方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