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3年煤炭行业标杆煤矿和标杆案例,岱庄煤业公司《膏体双面全充填开采的研究与应用》入选2023年煤炭行业标杆案例榜单。
岱庄煤业公司牢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深入推进绿色充填开采,锚定装备系列化、工艺连续化、材料自主化、技术迭代化目标,集中精力进行工艺革新、技术创新、队伍锤炼,构建了智能化运行、标准化管理、精益化管控、专业化培养、课题化攻关的充填开采“五化”管理体系,今年以来,单面月均充填循环实现13个,同比提升18%。
解放思想激发创新活力
思想上率先破冰,行动上才能突围;思想上先解放,发展上才能跨越。
从实施充填开采之初的5天一个循环,到如今的最高3天两个循环,他们打破了“‘两天一个循环’就是极限”的思维定式,成立“增产量、促发展”工作专班,组建多个课题攻关小组,从支护、隔离、充填三个关键点寻求提效突破点,制定攻关计划,确定了“稳定、调优、挖潜、创新”四个提效方向。
创新,对每一名岱煤“充填人”来说,是跑出充填提效加速度的“金钥匙”。他们成立充填技术攻关小组,设立提高泵送效率、新型隔离材料调研试用、煤泥水充填等10余项课题,建立典型经验案例集和创新创效成果库,如今,已有40余项创新成果和技术专利应用到安全生产。
优化工序挖掘提效“时空点”
作为省内唯一一家实施全充填开采的矿井,如何提高充填效率,对于岱庄煤业公司而言没有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为此,他们抽调专业科室、区队骨干力量进行跟班写实,从系统、工艺、工序查找制约效率提升的瓶颈难点,对症下药,制订提效措施。
为提升充填泵送速度,他们摸索总结了“先期满泵速充填满端头、停泵30分钟泌水促凝、高泵速充填至算方、后期低泵送保充实”的泵送流程,将单循环泵送时间由11小时缩短至9小时。
“我们在组织平行作业上下足了功夫,通过优化工作面打水(浆)、合管、运料等工序,可节约循环用时200分钟;生产期间同步进隔离料,实现‘生产+进料’模式,节省用时50分钟;充填期间完成下一循环第一刀截割及联网作业,实现‘充填+生产+联网’模式,节省用时100分钟……”该公司采煤专业副总工程师赵显江说。
他们集中优势力量,攻坚隔离环节,调派技术能手充实隔离班组,单班隔离人员由12人调增至18人,将隔离时间由2个小班缩短为1个小班,节省隔离时间7小时。
为解决“一队看4面”的紧张局面,他们成立专业化辅助服务队,组织生产相关科室人员承揽充填工作面隔离料运送、后路水沟清挖等辅助性工作,助力采煤区队生产提效。
完善机制夯实安全基础
岱庄煤业公司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从系统、工艺、工序、现场管控、地质条件、设备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充填开采“五化”管理模式,建立“膏体充填数据库”,推行班组自验、专项督查、动态巡查、顶格处罚相结合的充填质量从严监管模式。
今年以来,他们组织骨干力量进行5轮安全风险辨识,完善了《漏浆安全风险与管控清单》《隔离作业标准及清单式验收制度》等8大类115项管理制度、29项系统技术管理保障措施、9项应急预案,形成了完备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为高效充填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们还实施台阶递进激励政策,有效提升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我们将围绕‘安全、效率、效益’关键点持续发力,不断优化工艺工序,在充填开采示范区建设中勇当先锋队、排头兵,以全充填示范矿井创建的生动实践,助推枣矿集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该公司党委书记、经理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