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绩效开始考核了?”
“比其他部门少的3分,差在哪里?”
每到月底,高庄煤业公司机关科室就会主动研究考核指标,3分、5分的差距,让大家铆足了劲头去刨根问底、查找不足。
持续深化全员绩效考核,是高庄煤业公司落实“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的重要举措。
对机关科室,他们实行宽带薪酬,重构绩效考核体系,突出效益、效率及核心业务,执行“岗位绩效+重点工作”考核。依据科室职能、贡献大小、重点工作完成等情况,差异化考核绩效收入,拉开科室部门之间、职工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同时,融合重点工作可视化督察和绩效考核指标评分两个系统,对各类绩效收入赋分兑现,让干部职工干在明处、比在明处、奖在明处。
“干得多、挣得多,贡献多、收入高。”运营管理中心职工李敏说,“推行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后,工作效率提速了、标准更高了,都想着在考核上多挣点分。”
在该公司区队,又是一样的干事创业景象。
“一句话,工资是挣出来的!这几个月我们班的人均工资比其他班高了2000到3000元不等。”谈起台阶式精准激励制度实施后的变化,该公司综掘工区生产班班长刘新雷高兴地说,“多劳多得,凭本事吃饭,啥时候也不过时。”
对基层区队,该公司实施“精准定额+单项工程”并列考核,进行市场化结算。根据月度产量、进尺等定额计划,核定总收入,执行台阶式单价上浮政策。单项工程则刚性结算、单独兑现,按量考核、精准激励,真正实现“多劳多得”。
他们将职工收入与业绩和贡献紧密挂钩,按照岗位(工种)不同、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技术含量高低等,合理拉开工资分配差距。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职工技有所值、劳有所获,多打“效益粮”成为职工共识。
该公司还调整收入分配比例,将分配权重向采掘一线、艰苦岗位、高附加值岗位倾斜,带来了地面单位优质人力资源向井下缺员单位和岗位回流的热潮。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完成10批次公开招聘,向井下岗位回流59人,较好缓解了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
干得好不好指标说了算,收入多与少业绩说了算,绩效考核一子落,价值创造满盘活。职工钱包鼓了、干劲强了,运煤车跑得更欢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