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了解到,滨湖煤矿在枣矿集团“避峰填谷”考核中连续数月名列前茅。
该矿树立“干毛巾也要拧出水”意识,从何时避峰、如何避峰、哪些装置和设备参与避峰等一系列问题入手,把每一度电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每天晚上11点,该矿井下中央泵房都会准时启动,同一时间,该矿其他采区泵房也会同时运行。
“我们对井下主排水泵、采区水仓排水系统一律采取‘避峰填谷’措施,利用水仓自身容积进行蓄水,尽量在谷、平时段排水,避开用电高峰期,一月下来能节省不少费用。”该矿运转工区区长薛峰说。
他们针对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的价格差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用电管理,做好峰谷分时用电,最大程度地降低电力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电价上涨13.5%的前提下,1至9月份节支483万元。
“我们认真落实用电‘避峰填谷’工作要求,合理调整生产和检修时间,将检修工作安排在中班14:00至22:00期间进行,其它时间科学安排生产,增加谷段和平段负荷。”该矿机电副总师靳远志说。
该矿专门制定了“生产用电情况及降低用电费用措施”,要求主副井提升、选煤厂等用电“大户”严格执行“避峰填谷”措施,每天高峰段停产检修、谷段投入运行。井下主运皮带机实行地面集中远控,优化煤流系统运行管理,按需开停,做到煤多快运、煤少集运、无煤不运,最大限度减少皮带机的空载、轻载时间。
“我们以供电自动化系统为依托,实现采掘各施工地点及地面各厂网点峰谷平自动计量,将指标量化、细化,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该矿运营管理中心主任李银说,他们还利用内部市场化手段将用电指标与工资挂钩,层层考核、节奖超罚,敦促职工主动节电、自觉节电。
该矿坚持“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严格抓好非生产用电管理,办公场所采用节能灯具,地面工广安装太阳能灯,餐厅安装电表定量考核,职工宿舍不定期进行用电安全检查,确保做到人走电断,有效杜绝用电浪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