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转型突破这一年|柴里煤矿“铸造”产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一条新路”

作者: 房蓝军、李志军、周兵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6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编者按

转型突破是枣矿通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保持定力、以变应变、稳扎稳打,以全局的高度擘画枣矿的发展蓝图;以求实务实的作风和枣矿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担当标定转型突破、赶超跨越的行动坐标,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南泥湾、焦裕禄、亮剑“三种精神”,在转型发展的砥砺中改革创新,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埋头苦干,主要经济指标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成绩,探索了百年煤企转型升级之路。枣矿各媒体推出“转型突破这一年”系列报道, 回顾今年以来集团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务实奋进砥砺前行,转型突破迈出的坚实步伐,展现矿区各产业板块稳健发展的转型变化。

一栋栋现代化厂房坐落在柴里煤矿铸造产业园中,作为老矿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和示范区,这个产业园构建了以高端精密铸造和矿用装备制造为主导的铸造全产业链体系,为推动柴里煤矿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对煤炭资源枯竭、历史包袱沉重的巨大压力,我们不等不靠,以铸造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转型突围之路。”该矿矿长杨明说。

综合施策育人才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既要注重借用外力外智解决问题,又要善于着眼未来“练好内功”,才能真正把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长期以来,精密铸造公司技术力量薄弱,造成产品缩孔疏松、外观质量差、合格率低,距离行业标准还有不少差距。”该矿非煤管理中心主任曹彬说,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引进技术团队,组建外聘技师导师队伍,采取“外聘人员+在册人员”双轨式管理,开展技术人员养成计划,实施一对一师带徒教学,鼓励铸造“小白”传承铸造技艺,加快铸造队伍的培养。

今年5月28日,经过技术攻关,他们突破工艺限制,实现铸钢车间和铸铁车间同时开炉,采取转包和多包结合浇注的方式,完成了精密铸造公司首件超过20吨铸件产品生产,实现了产品工艺和生产能力的一次突破。

量体裁衣细管理

节支降耗是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

该公司把握产能、效益、效率之间的关系,加大源头采购力度,深入调研本地、河北、江苏等材料市场,选出品质最优、价格最优的供货商达成长期供货协议,保证从源头上节约。

为节约电费,该公司实施避峰措施,组织夜班生产,每年可节省电费100万元。深化内部市场化管理,推行计件工资制,日结日清,多劳多得,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为进一步控制成本,他们将各项可控费用、材料消耗等逐级分解,与班组工资分配、个人收入相挂钩,每月节省材料费近8万元。同时,对不能修复利用的废铁进行回收,每月节约成本约11万元。

精准发力拓市场

“我们根据客户需求完成各项工艺铸造,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追求。”该公司外部开发副经理孙中好说。

精密铸造公司经过不断探索,确定了机床床身、变速箱壳体、轧辊三类重点产品,先后承接了枣矿集团压绳轮、道夹板等内部市场订单,并以矿区非煤整合为契机,加强内部合作,巩固内部市场。

为破解疫情导致客户流失问题,他们积极回访老客户,成立专班盯靠江苏盐城、泰兴、河北等重点市场,取得丰硕成果,先后承揽了上海汉霸、泰兴减速机、思达德民力阀门、大丰亿然阀门等业务。

“我们正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种模式的技术、项目合作,重点开发产销适路的高附加值产品,为明年全面达产达效做好充分准备。”精密铸造公司经理张开龙说,目前,他们正向下半年收入1800万、利润60万、销售铸件3000吨以上的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