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料场”让职工轻轻松松把料运,直达掘进迎头的单轨吊又让他们哼着小曲把班上——蒋庄煤矿最新投入使用的两项创新成果,让该矿综掘二区职工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不仅解锁了百米井下新的交通方式,也一举解决了让干部职工头疼的物料运输问题。
“干了一辈子煤矿,真没想到坐着单轨吊能直接到迎头,至少少走1500米路,节省20分钟的赶路时间。”该矿综掘二区职工徐君告诉笔者,原来,他们穿着靴子,戴着头盔、矿灯、自救器,再加上各式工具、配件、材料,全副武装负重赶路,真是一项体力活,特别是一个班结束后,那更是感觉“路漫漫”。
正如徐君所言,创新能让一切“没想到”变为可能。他们打破对传统路径依赖,创新单轨吊敷设方式,在进行迎头支护的同时又进行单轨吊延接,使其直接开到迎头。依托这一交通要道,建立起了“移动的料场”,掘进打到哪里料场就跟到哪里,极大地提高了掘进工作效率。
近年来,蒋庄煤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完善优化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创新奖励力度,每年至少拿出1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创新成果。依托党员创客空间、创新工作室,升级打造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加强内部创新课题、资源、人才、成果的统筹协同,打破“闭路循环”,消除信息“孤岛”,一大批创新成果应运而生,在助推矿井发展的同时,也在持续地改善和提升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和质量。
“
必须为‘CMM2-21型液压锚杆钻车功能开发研究与应用’这一创新项目点赞。”采访中,该矿掘进安装服务工区职工王自佩,向笔者“炫耀”起他们最新投用的“秘密武器”。
据介绍,掘进安装服务工区负责井下单轨吊的施工安装,既费时又费力,特别是轨道梁安装靠肩扛人抬,不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而且劳动强度很大。面对此,他们联合兄弟单位弘大公司,对CMM2-21型液压锚杆钻车实施改造,不仅具有锚杆支护功能,还新增了轨道梁辅助安装功能。
“改造后的液压锚杆钻车一次性可随车装6根轨道,实现了机械辅助自动上梁。”掘进安装服务工区区长刘明涛说,原来至少需要4~5名职工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2~3人就可完成,并创造了单班施工轨道12根的纪录,实现了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双提高”。
在该矿,像诸如此类的创新项目不胜枚举。今年以来,共有210余项创新成果在矿井应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开展课题攻关,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加大智慧矿山建设力度,用创新改变职工的工作和生活。”该矿矿长殷宪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