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矿集团四季度工作会议强调,改革激发活力,创新是永恒动力,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第一动力”。
柴里煤矿迅速落实会议部署,围绕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第一动力”,积极运用新模式、新制度、新技术,全面激发老矿发展活力,紧紧牵住创新发展“牛鼻子”。
“我们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建立技术研究创新基地,致力培养一批善于创新、敢于攻坚、能打硬仗的技术能手和精尖人才,形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创新发展模式。”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慎友说。
目前,该矿技术研究创新基地有研究员2名、高级工程师25名、工程师97名,他们和基层区队技术员共同构建了一百余人的技术团队,对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通过团队协作、集中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有效破解了一系列制约矿井发展的短板和瓶颈。
“我们车间技术员研制了专用工装,用来改造废旧皮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年可创效20万元。”机电设备制修厂技术员朱强说。
该矿定期组织开展创新成果交流分享活动,在全矿及时推广应用创新性强、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成果,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内部创新课题、资源、人才、成果的统筹协同,季度定期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例会,打破“闭路循环”,消除信息“孤岛”,不断完善创新例会、考核和激励制度。
“运用‘QBZ型矿用防爆开关控制回路三步测量法’,经培训的维修人员可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判断设备故障点,尤其适合‘新手’运用。”在矿井创新成果交流分享会上,机电设备制修厂智能装备工程师李晔分享了他归纳总结的一种新的检测维修工作法。
他们深入推进全员“五小”创新和“金点子”征集活动,今年以来,已评出“五小”创新成果47项,采用合理化建议10余条,有力地推动矿井降本增效等工作开展。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破解转型突破进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稳步推进创新创效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该矿矿长杨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