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傅总是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耐心细致地解答我的每一个疑问,这份宝贵的经历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财富。”
“参加工作以来,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磨砺自我,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见习技术员,成就感满满。”
……
近日,高庄煤业公司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徒结对、轮岗赋能”活动,各基层单位业务骨干与17名去年入职的大学生结成师徒对子,这不仅为他们搭建了快速成长通道,更是该公司践行人才强企战略的生动实践。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庄煤业公司立足矿井高质量发展需求,以“精准滴灌+靶向培育”为路径,着力优化用人机制、强化平台搭建、拓宽锻炼渠道,推动全员素质提升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他们在优化选人用人机制上持续深耕细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新入职大学生试用期满考核,通过导师评定、民主测评、个人谈话等多维方式,对他们的试用期进行量化考核、赋分排序。推行“基层一线历练、关键岗位锻炼、多岗交流磨炼”轮岗轮训模式,把“硬岗位”拿出来,让“好苗子”挑担子,实现人才跨岗位磨砺、全方位提升。
“我们实施‘双导师’培养机制,充分考量青年大学生职工的专业背景、岗位需求及个人发展意愿,精准匹配最契合的导师,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转变角色、进入状态。”该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张磊说。
他们强化培养过程的跟踪考核,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及考核标准等关键事项,建立“师带徒”考评奖励办法,按阶段对徒弟进行理论和实操考核,考核成绩与师徒绩效、职业晋升直接挂钩,激励师傅毫无保留带徒、徒弟全心全意学习,达到以考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优质的学习平台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基石。他们依托由智能装备工程师“讲师团”、“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山能工匠”等组成的“智囊团”,强化矿井“众创联盟”、专业“创新基地”、支部“创新工作室”等创新平台搭建,为青年人才提供学习业务的课堂、施展才华的舞台。
他们坚持问题导向,将从严管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修订完善管理人员积分考核办法,动态考核、静态预警、点对点反馈,夯实干部能上能下基础。2024年,该公司累计培养青年干部79人,智能装备工程师71人。
“我们将持续拧紧人才‘选、培、育、用、管’链条,扎实开展上挂下派、‘蹲苗计划’,严格落实智能装备工程师‘四期六档’考核评聘机制,将人才队伍建设与解决难题、创造效益紧密结合,全方位激活人才效能的‘一池春水’。”高庄煤业公司党委书记靳家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