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滨湖煤矿大学生:我们想继续留在一线历练

作者: 张胜奎   发布日期: 2024年02月29日

(掘进工区主管工程师房端强在井下现场和班长一起研究图纸)

近年来,随着山东能源煤炭板块智能化的飞速发展,所属煤矿企业生产生活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在煤矿就业和发展。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这已成为当前落实“人才强企”的重要课题。

作为薄煤层智能化领先矿井的枣矿集团滨湖煤矿,认真落实山东能源“31789”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和枣矿集团年轻干部培养“325三年规划”,全面实施“‘选苗育才’三年行动”,大力培养素质优、学历高、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组建大学生采煤团队,聘任智能装备工程师,累计培养选拔“90后”正科级岗位管理专技人员13人,为矿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我们想继续留在采掘一线历练,不仅能锻炼本领、积累经验,而且还能提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我们以后的成长成才益处颇多。”滨湖煤矿见习大学生徐赫辰在轮岗见习座谈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和徐赫辰有一样想法的还有何文格、冉景森、练佳广等10名见习大学生,他们毕业于不同的大学,来自全国各地,怀着一颗对煤矿工作的热爱,共同来到了滨湖煤矿这个大家庭,开启了从“象牙塔”走向“烟火气”的人生之旅。

该矿为大学生员工轮岗见习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结合他们学习的专业类型,定期进行轮岗见习,见习期间指定两名思想过硬、经验丰富的往届大学生作为师傅,明确师徒责任,建立师徒同考核奖惩制度,全力做好思想教育和业务知识传授等工作,引导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

“我是学采矿工程专业的,在掘进工区和采掘准备工区两家单位见习期间,师傅给我传授业务前必先讲安全,让我认识到了煤矿安全的重要性。”该矿见习大学生何文格说,他们把增强安全意识、养成安全行为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组织大学生常态化参加各类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熟知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求,观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全面提升安全风险防范意识,筑牢安全思想“防火墙”。

为增强大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该矿常态化开展“凝‘新’聚力共筑梦”关爱行动,建立大学生工作生活微信群,党委组织科、工会、团委等部门参与其中,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大学生提出工作中、生活中的合理化意见建议积极落实,营造了“我们是一家人”的浓厚氛围。同时,定期召开“新老大学生”座谈会、交流会,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聆听大学生分享见习的收获,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大学生坚定扎根企业、奉献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大学毕业后,我积极响应矿上向一线流动的号召,于2016年12月主动申请到掘进工区工作,现已走上了主管工程师岗位。希望你们也勇于下沉一线,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淬炼成钢。”在大学生职工座谈交流会上,该矿掘进工区主管工程师房端强用真诚又朴实的话语激励大学生职工。据悉,迄今为止房端强已经带过8个大学生职工,如今他们都已走上不同且重要的工作岗位,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

他们持续加大智能装备工程师队伍的培养锻炼力度,采取公开竞聘的方式,对智能装备工程师进行调整纳新,共聘任23名智能装备工程师,涵盖采煤、掘进、机运、通防、调度、洗煤等6个专业,为建设薄煤层智能化典型示范矿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该矿持续优化大学生员工的配置,通过个人申请、导师评定、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对高校毕业生见习期满进行了综合评定,完成了2022年10名高校毕业生见习期满考核及转正定岗工作。并鼓励优秀年轻干部积极参与挂职锻炼,参加上级招聘考试,推动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发展。

“我们持续加大优秀大学生的培养,合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全日制大学以上管技人员63人,占全矿管理总数30%,后备力量储备充足,为赓续百年新枣矿、推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根基。”该矿矿长鲁伟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