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管理提效 资产提质专栏】三河口矿业:打好降本“算盘” 算好增效“精细账”

作者: 刘涛  马传龙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13日

“我们通过加大技术降本、人工降本、管理降本力度,充分利用考核奖惩机制,一系列‘组合拳’打好了降本增效攻坚战。”枣矿集团三河口矿业财务总监姚守元说。

三河口矿业公司树立“降本大头在井下”的意识,坚持“一巷一策、一面一策”,根据地质条件优化支护参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间排距扩大到1.1米,节约了材料成本。优化设计采场布局,在设计之初就算大账、算好账,避免因技术、布局、配置不当带来损失。杜绝无效进尺,能掘煤巷不掘岩巷,提升地质预报精准水平,消除复杂地质构造对效率和效益的影响。强化掘进为采煤服务意识,掘进运输、供电系统按满足采煤需要进行设计,减少掘进尾工处理及采煤安装准备工作量,确保“一次成巷、一次做对”。

优化设计采场布局)

在内部挖潜上,该公司拧紧“人财阀”,打好节支降本“铁算盘”。开展“五长”人员清理,抓严劳动纪律、工伤及病假、合同管理,及时为退休人员办理手续,大幅压减人工成本。同时,组建小型专业化队伍,承担零星工程,杜绝窝工现象,减少外委施工量。开展“揭榜挂帅”,面向全员广发“招贤令”,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内部承揽”工程3项,实现个人增收、企业降本。

打通人力资源“管理链”,为降本增效“赋能提速”。开展劳动定额管理,优化计件工资分配,规范工程验收制度,调整薪酬分配管理方案,健全劳动工效台账,定期开展劳动组织效益分析,有效控制成本,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实施效益薪酬联动机制,建立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体系,根据效益高低实现薪酬增减,严控人工成本不合理增长,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在管理上我们推进精益管理,大力压控租赁费、修理费、材料费、电费,用节省支出的‘减法’,换来经济效益的‘加法’。”三河口矿业考核办主任聂军说。

定期开展清仓查库,避免材料积压)

三河口矿业通过向管理要效益,力求让降本增效产生“蝴蝶效应”。通过盘活“沉睡”资产,在存量中找增量,清收外部逾期款项,利用出售、转让、置换等方式处置低效资产。大型设备包机到人,定期维修保养,强化胶带、电缆、单轨吊管理,减少设备磨损。井下排水、原煤提升、洗煤等环节坚持“避峰填谷”生产,不断压低电费支出。对生产过程全流程进行“浪费”识别,梳理成清单并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运行效益。推行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掘进库房,实现材料共享,定期开展清仓查库,避免材料积压。

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要想取得长效,还要有考核机制托底。该公司坚持过程控制与结果考核并重、刚性约束与正向激励并行的原则,从严落实好全面预算管理和各项降本措施,实施项目全过程监督,杜绝出现超预算情况。分解成本压控目标到科室、区队、班组、个人,并将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对措施落实不力、材料计划不准、造成返工浪费、工作效率低的单位严格考核,倒逼效率提升,真正让考核“指挥棒”发挥“硬约束”作用。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