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亮剑”煤海展担当——记三河口矿业公司掘进工区区长殷允亮

作者: 马传龙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2日   来源: 枣矿集团

他工作务实进取,是矿井不可多得的掘进能手;他始终践行“亮剑”精神,带领工区坚定不移安全生产,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他就是三河口矿业公司掘进工区区长殷允亮。

在工作中,殷允亮的行事作风与“李云龙”颇有几分相似,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再难啃的“硬骨头”他也能拿下,矿上安排的生产任务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字——“干”。

“既然接了‘军令状’,咱们就得把这块‘高地’拿下来。”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殷允亮所在的掘进工区重点施工310工作面。面对运输战线长、断层多、频繁过老巷等诸多困难,殷允亮制订了“单班进尺超过6米,当班人员每人奖励500元”的激励措施,对安全施工超进尺的班组和职工,按照工区制订的奖励标准在月底结算工资。这项制度的实施得到了工区职工的大力支持,多劳多得、“吃安全饭、效益饭”,让大家干起活来有了更大劲头。

不仅如此,殷允亮还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整掘进方位、优化劳动组织、安排装备布局。他们淘汰老式掘进装备,使用大功率掘进机,组织工区精干力量强化对重点设备的巡查维护和保养,最大程度提高人机协同效能,全力以赴保障装备的安全开机率,实现了装备零隐患、零故障、零影响,保障高效生产。

在掘进过程中,殷允亮紧盯清煤、铺网、打锚杆锚索等各个施工环节。最终,掘进工区主导的310工作面在今年1月创出单日安全进尺19.2米的成绩,刷新了该公司掘进专业单日安全进尺的最高记录,并于今年7月顺利完成工作面施工任务。

  “工区的兄弟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将是我最大的失职。”殷允亮像“李云龙”一样,把工区职工当“战友”。每天的班前会,他都会和技术员一起为当班职工讲解施工时可能会遇到的疑难杂症,带领工区职工扎实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在现场,他严抓敲帮问顶、顺序施工、流程管控,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过去在掘进迎头,由于轨道铺设不能及时跟进,导致物料运输往往依靠职工“手拉肩扛”来完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职工劳动强度较大。看到职工汗如雨下的样子,殷允亮心里不是滋味,他暗暗下定决心,要让职工减轻劳动强度、解放双手。

为此,殷允亮召集工区里的技术大拿,提议把淘汰下来的履带式钻机改造成运输车用来运输物料,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在“造车”过程中,殷允亮发现原有的钻机是液压水冷系统,需要循环水提供动力,改造成运输车后无法实现实时“水冷”,而且直接限制了运输机的运输范围。一时间,改造计划陷入僵局。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翻阅大量资料、经过10多次试验后,殷允亮决定用铲车冷却器来替代水冷系统,保障运输车的安全动力供给,这种低成本方法有效解决了技术难题,使改造计划顺利完成。

如今,运输车灵活地在巷道中穿梭,它与单轨吊搭配,实现了物料的“一站式”运输,大大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运输系数。

此外,在工区管理中,殷允亮坚持民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三挂钩”和“五公开”的全员工资分配管理制度,让工分的分配与职工个人的出勤、班组的进尺和工程质量完成情况相挂钩。基于此,掘进工区把奖罚措施、出勤工数、工作量、得分数和工资收入等信息进行公开,把厂务置于工区职工的民主监督之下,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

作风过硬、务实创新、身先士卒、奖优罚劣,在殷允亮的带领下,工区干部职工干劲十足、斗志昂扬,他所在的掘进工区成了名副其实、敢打硬仗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