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辅助工,为什么这位师傅工资较低,而那位师傅拿的却和迎头工差不多?”“‘李文涛右帮补打2个锚杆加100分’,那么,奖励他的100分从哪里来?”……近日,在蒋庄煤矿掘进一区,面对该工区“内部市场化班组考核(A)卡”上一串串数字,笔者连续抛出几个“问号”。
“这正是内部市场化考核运作体系的独特‘魅力’所在,不仅有效调动了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进一步提升了工程质量、降低了材料成本,提高了掘进进尺。”该工区副区长朱新建说。
如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员工何谈工作积极性?而内部市场化就有效发挥了“奖勤罚懒”的经济杠杆作用。孙中常师傅是一名辅助工,他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总是自告奋勇额外承担清理滑靴、码放物料等工作量,他干得多、工区奖励就多,工资收入和迎头工差不多。而工程质量不过关、材料浪费,或者本班工作量没完成,那么“你”该挣的钱就挣不到,“李文涛帮你补打2个锚杆”加的这100分就从扣“你”的而来。
通过内部市场化运作,把每一位员工都培养成“经营者”,让大家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自觉养成算账的习惯,本班完成了多少工作量、消耗了多少材料及奖罚情况,在内部市场化班组考核(A)卡上都一目了然。
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宇刚在四季度工作会议上要求:“企业管理如同‘当家’过日子,必须摸清家底算好账”。蒋庄煤矿认真领会精神实质,以构建内部价格体系、定额体系、结算体系“三个体系”为抓手,不断拓展延伸管理内涵,扎实推进“两化融合”工程,修订完善了涉及4级市场、54大类、4418小项的《综合价格目录》,进一步完善了内部市场化运作体系。
成本压力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而物资、材料成本又是企业经营中最大的成本支出,蒋庄煤矿借助“两化融合”这一利器,持续加大物资管控力度,高效运行“清单回收+动态督察+考核验收”物资回收复用闭环管控模式,让每一件物资都物尽其用。
在该矿综采二区,“升井不空手”已蔚然成风,一个班的工作结束后,工友们把剩余或可修复使用的道夹板、信号线、管线吊挂钩等物资回收复用,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别看这些螺栓、卡兰啥的不起眼,但都是矿上花钱买来的,浪费了实在可惜,我们养成回收复用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减少工区的材料费用,而且个人还能得到奖励,何乐而不为。”该工区职工田延进是个有心人,在工作中只要发现有用的配件、物资就及时回收,仅九月份他拿到了回收嘉奖632元。
为鼓励员工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该矿制定“内部市场化物资回收价格表”,对每一样物资都明码标价,引导职工以实际行动践行“算账”理念,形成了人人抓节约、人人降成本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共回收物资1770余万元,复用完成2080余万元。
通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经营的“含金量”,有效压减了企业成本支出,今年以来,共实现降本增效2400余万元。
“我们要树牢算账意识和效益意识,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工程,按照分解的24项主要成本项目,逐项逐月抓好总量指标、单位指标考核,严控材料费、修理费、电费等主要成本项目,大宗费用指标确保下降10%。”该矿矿长殷宪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