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枣矿集团:“智”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作者: 王娟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05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在智能化建设中,山东能源集团提出“155、277、388”标准,努力实现“五化四型”建设目标:采煤掘进系统“智能化少人化”、辅助运输系统“连续化高效化”、机电装备控制“远程化地面化”、灾害预警系统“动态化实时化”、煤炭洗选系统“集约化智能化”,着力建成“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矿山,打造智能化建设示范企业。枣矿集团作为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行者,如何落实、如何推动能源集团要求,枣矿融媒体记者走进基层寻找答案……

坐在宽敞明亮的调度指挥中心内轻松操控井下生产,视频监控、网络通讯、生产管理、安全管控等系统融汇成一张智能大网,延伸到矿山的每一个节点;智能开采、智能掘进、智能运输、智能巡检、智能安全监控、智能洗选、远程办公等智能元素扮靓矿区,为百年煤企注入了勃勃生机……放眼枣矿,智能化建设如沐春风。

作为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先行者,枣矿集团深刻把握山东能源集团“创造智慧动能、引领行业变革”的使命要求,锚定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建设方向,有序推动智能化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智能化企业。

该集团分专业、分系统制定智能化建设标准,分系统、分矿井细化智能化建设规划,系统确立了智能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规划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绘制了智能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21年实施了101项智能化建设项目,并成立专班挂图作战、跟踪考核。

记者在付村煤业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依托矿井工业环网信息通道,完善“六大”子系统、建立综合“一体化”控制平台,已实现对主提、主运、主排、供电、通风、压风等系统远程控制和运行参数信息上传,具备运行画面动态展示、运行曲线查询、历史数据报表、故障报警等功能,形成了生产现场“无人值守、区域巡检”新模式。

在机电专业智能化建设上,枣矿集团立足“无人化、远程化、高效化、连续化”,建成并打通“机电运输综合自动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型固定设备智能云分析”三大平台,构建了“远程集控+区域巡检+智能体检”模式,全面推行“单轨吊+集装箱”为主的辅助运输系统,实现了物资配送的专业化、网络化、便捷化、智能化和可视化。

“直接生产人员每班减员60%”“万吨事故率降低70%”“精煤质量区间稳定控制在0.5%以内”“精煤回收率提高了2%”……日前,付煤公司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成效赢得来自山东能源集团权属9个智能化煤矿负责人的点赞。

枣矿集团立足洗煤厂智能化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智能化建设项目,针对选煤生产过程中的控制难点,开发完成了顺(逆)煤流一键启停、煤泥水平衡控制、密度智能跟踪、压滤机联机自动化、浮选自动化、精煤自动配仓、智能定量给煤、运输系统智能随动、智能照明、现场智能控制终端、移动可视化终端、视频联动控制、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等13大过程智能控制系统(单元),实现了工艺管理自动化、工序控制智能化、指标控制智慧化,将操作人员逐步从固定的岗位中解放出来,“安全高效、智能决策、无人值守”为目标的智能化选煤厂建设成效更加凸显。

聚焦灾害预警系统动态化实时化,枣矿完成了本部10对矿井的人员精确定位、无线通讯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有的放矢部署人员精确定位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应急广播设备、配备防爆手机,实现了与监测监控系统的整合联动,有效提高了矿井应急响应能力。高标准建成冲击地压监测预警中心,装备多参量综合监测平台,融合SOS微震监测、应力在线监测、矿压大数据分析预警“三大系统”,拓展了防冲监测、数据分析、危险预警、应急处置“四大功能”。

枣矿以“大采高自动化、薄煤层智能化”为起点,持续强化目标引领,推进核心生产装备升级,逐步建成连接井上下、衔接全煤流的智能工艺管理系统。围绕采煤“无人化”破解自动找直、无人干预、电液控支架多功能等难题,围绕掘进“快速化”实施远距化截割、精准化控制、一体化作业升级,打造了采掘智能化高效生产格局。

不仅是在生产环节,借助 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管理环节的效率也大大提升。该集团加速智能化、信息化与管理要素深度融合,建立经营管控大数据中心,设计“月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主题看板,企业经营相关的生产、销售、采购、利润等状况一目了然,为企业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综合信息门户”集成了人财物、产供销、安全管理、智慧党建等58套系统,实现了系统间无缝漫游、系统集成远程办公功能,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地,通过手机就可登录共享中心远程办公。

智能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枣矿集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实施“新基建”战略布局的契机,有的放矢推进智能化建设,以智能化撬动百年煤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展现出一幅煤矿企业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