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说
怎么也没想到
矿区会有这么多同行关注她
金秋送爽的季节,兄弟单位一批又一批同行慕名而来,留电话、加微信,拍照、学习、取经。
8芯连接线如何改为7芯?不同品牌控制器如何实现互相兼容?……见到她,同行们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虚心请教,求知若渴。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维修工何以如此“吸粉”?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进了她——付村煤业公司综合服务队电器维修车间职工李娜。

9月10日,枣矿集团在付村煤业召开了“厉行节约、严控成本”现场推进会。作为现场参观点,与会领导在综合服务队电器维修车间,发现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的降本增效创新点:将闲置的8芯连接线改为7芯复用,不同品牌控制器经技改后实现互相兼容……
而这些创新点
就出自李娜和她的创新团队
煤矿人都知道,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推广,一些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为设备维护维修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各厂家的技术保护犹如一道道壁垒,想要掌握,实现技术突破,难!
在今年年初,该公司综合服务队刚刚成立时,很多高科技装备的维修技术都是一片空白,队长杜臣将这个重任交给了李娜。
李娜知道这很难。就像不同品牌的液压支架控制器,你有你的通信协议,我用我的接口引脚,向来都是“各行其道”,如若坏了,只能按品牌采购,单台就达7000余元,还要备双份库存,造成大量资金占用。

“为什么不能让它们握手言和呢?”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李娜在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高人”指点迷津的情况下,一点一点“摸着石头过河”。
她在库房拆了5台旧控制器,对着图纸足足研究了三天,一遍又一遍修改线序,晚上在车间编转换程序,白天带着模块试机,如此循环往复,前8次都以失败告终。第九次,她在程序里加上“信号校验”环节,又将接口引脚重新映射,当显示屏上跳出“正常运行”时,她激动得攥着工具的手都在发抖,那一刻,她知道,她成功了!
技术壁垒攻克了!两品牌的控制器终于“握手言和”,这一“握”也“握”出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每年为企业节约140余万元的采购成本。

正是靠着这种“不服输、爱钻研”的劲头,她又和工友们攻克了8芯连接线改成7芯连接线技术,让闲置资源“英雄也有用武之地”,为企业节约23万元。
随后,整套液压支架电液控修复、线圈缠绕工艺等技术也先后突破,又为企业节约了800余万元的成本……
随着一项项技术壁垒揭开神秘“面纱”,李娜“破局手”“设备扁鹊”的美名也不胫而走。都说金秋是收获的季节,李娜和她所在的电器维修车间何尝不是“硕果累累”。
“李师傅从不藏私,每攻克一个技术难题,都手把手地教我们,在她的带动下,我们车间的工友都能掌握多个技术。”徒弟刘尚然提起她,总是赞不绝口。

技术贵在“传承”
一个“李娜”带出更多的“李娜”
一边耕耘、一边收获
李娜说
这就是奋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