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枣矿综合物流园:从“单一储配”向“综合服务”的新跨越

彭清、顿硕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在区域能源保供与煤炭市场高效运转的双重需求下,枣矿集团聚焦煤炭实体物流贸易产业,锚定“市场化运营、全链条服务”目标,推动枣矿综合物流园形成新时代“加工厂式”贸易体系,实现从“单一储配”到“综合服务”的跨越,构建起覆盖上下游的共赢生态,彰显了枣矿综合物流园储配煤基地市场化运营的强劲活力。2025年以来,基地累计保供电煤同比大幅增长,三季度实现吞吐量64.95万吨,同比增长35%,为区域能源安全与产业链共赢提供坚实支撑。

优势筑基,为贸易合作搭好“硬框架”

枣矿储配煤基地位于鲁苏边界、京沪发展轴线中间位置,北接京津冀,南接长三角,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地东连日照港、西通京杭大运河、内接枣矿主力矿井,天然形成了“外煤入内、内煤外拉”的产业链闭环,成为衔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中转枢纽。枣矿储配煤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内联外通的市场优势、集群配套的交通优势与条件完善的基础建设为区域内高效开展贸易合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目前,该基地周边100公里内聚集9家主力电厂,客户年用煤需求稳定且庞大;200公里辐射范围内电力、焦化等产业市场空间充足,发展前景广阔。

功能协同,让贸易合作跑出“加速度”

枣矿储配煤基地激活“仓储、集散、贸易、掺配”四大功能,不仅成为开展煤炭实体物流贸易的核心业务架构,更成为保障能源安全与服务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构筑起安全、高效、智能、共赢的现代煤炭供应链生态系统,成功将传统的煤炭仓储节点升级为集成供应链服务的重要平台。

“仓储”是压舱石。“资源紧张时能兜底、资源宽松时能调剂”,积极应对季节性、区域性供需波动,全力做好可调配能源的储备,守好山东省能源安全的“南大门”。加强与区域电厂的合作,对接市场储煤需求,利用市场化方式,发挥好仓储服务作用。

“集散”是增长极。构建“公铁水储”多式联运体系,打通“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战略通道,铁路专用线直达园区,大幅拓宽贸易辐射半径。依托立体化物流网络布局,为大规模、跨区域贸易提供稳定运力保障,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韧性。

“贸易”是利润源。“在储备中经营、在经营中储备”,推动煤炭从“产品”向“商品”转化,以“贸易”为纽带串联全链条价值,建立快速决策机制与灵活服务模式,通过“基础保供+定制服务”双轨并行,高效响应市场变化,实现保供与创效的平衡。

“掺配”是生命线。配套智能配煤、煤场盘煤等七大智能系统,对煤炭库存进行精准监控和动态管理,深入分析煤质特性及客户需求,调整煤炭采制化方案,提供定制化煤炭产品,推动精准掺配和效益创造,实现了煤炭价值最大化。

2025年1—9月份,共完成煤炭经营量643.04万吨,累计保供电煤186.7万吨。其中,长协电煤65.2万吨;市场电煤121.5万吨,同比增长88%。

如今,枣矿综合物流园储配煤基地已成为集“储、运、配、贸”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实现煤炭装卸、仓储、掺配、发运全流程智能调度,以基地为轴心构建的“公铁水储”多式运储网络更让贸易合作“如虎添翼”。为客户量身定制方案、创新合作模式,精准把握现代煤炭供应链的核心,为传统煤炭物流贸易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物商方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