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变废为宝、矿无废品”理念,加大“修旧利废”力度)
坚持“降本重心在一线”的降本思路,今年以来实现源头降本1400余万元;
建立“清单式回收+订单式修复”工作机制,今年累计回收物资1841万元,复用1798万元;
树立“变废为宝、矿无废品”理念,深挖废旧物资的“剩余价值”与“再造潜能”,今年共计减少新材料投入463万元……
数据最有“发言权”,翻开付村煤业今年前9个月的成本管控成绩单,一个个数据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些数据背后,又蕴藏着该矿哪些管理智慧?
“算账!经营工作时刻都要算账,但怎样算却大有门道,比如设备制修厂和综合服务队就擅长算别人看不到的‘隐形账’,这些账落到降本增效的实际工作中,就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付村煤业业务运营中心主任贾广水说。
走进设备制修厂综修基地,看到一台煤机上醒目地画着两个圈并写有“护碗加高”“喷雾嘴断”字样,这是什么情况?
(“精准鉴定”算细账)
“这是我们通过整机维修和局部精准维修对比算账‘算’出的‘精准鉴定、精确维修’机制。画圈的位置表示我们可以自修的项目。”设备制修厂副厂长魏韬告诉笔者,他们突破传统整机维修方式,通过这样“精准鉴定”算细账,所有待修设备经过多专业联合鉴定后,再确定维修方案,避免 “小故障过度修、小部件大维修”,通过这种模式,全年共创效260万元。
正是通过这一“算账哲学”,算出了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聚宝盆”:算峰、谷时段“用电账”,创新实施“1小时弹性交接班”制度,仅此一项全年节约电费168万元;加强技术工人培养、减少用工4人,加大旧件复用力度,减少新材料投入6000余元,通过算“巧账”,维修一台液压支架比去年降低3898元成本;再算时间效率账,通过优化维修区域布局,使各项维修工作既能高效推进,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年节约燃油费16.2万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