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枣矿集团七五煤业将成本管控上升为核心战略,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理念,围绕全年生产经营任务,大力开展“厉行节约、 严控成本”活动,打出“承揽、修复、改善”组合拳,“节”尽所能,让“肥水”流进“自家田”。
内部承揽实现“互利双赢”
“这个工程我们工区干了!”日前,在该公司经营管理部召开的内部工程承揽推进会上,开拓工区区长马超主动请缨,接下了73采区(3下)轨道下山岩石掘进巷道设备升级改造项目。这一项目是该公司“过紧日子”的生动实践——通过内部工程承揽机制,实现职工增收、矿井增效的“互利双赢”局面。
(内部工程承揽推进会)
该公司依据“能自主实施就不外委”原则,制定《内部承揽项目管理办法》,将原计划外委的矿建工程、基建工作、设备维修、机电安装、采掘工器具加工及零星工程,全部转为内部承揽。 按照“一工程一方案”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立项、现场勘查、市场调研、预算编制、费用核定、审批实施、竣工验收、兑现结算的标准流程。同时,建立“区队—班组—岗位”三级承揽体系,通过“竞价”“竞技”模式鼓励单位、班组、个人参与,并将承揽结算纳入内部市场化考核,以经济杠杆激活职工创效潜能。今年以来,该公司完成各类内部承揽项目61余项,比外委施工费用减少83.05%。
修旧利废挖出“真金白银”
“先别急着换新,咱们试试修修看。”在该公司机电设备修理车间,3名技术骨干正对照图纸进行“会诊”,原本要被当成废品处理的车床,经过他们一番巧手修复,摇身一变成为能正常运转的“新家伙”。
(职工在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
“变废为宝”是降本增效的“隐形金库”。该公司秉持“能用不领新、能修不舍弃”的原则,严格制定修旧利废管理办法,构建“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流程”的修旧利废管理体系,明确修旧计划、目标和责任,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起死回生”,最大限度利用废旧材料的剩余价值。凭借“自主修复”这把“金钥匙”,他们打破委外依赖,盘活闲置部件、攻克备件难题,不仅让废旧物资“华丽转身”再返岗,更以实实在在的妙招省下“真金白银”。如今,从“换新”到“修旧”的转变,已成为该公司的工作常态。今年以来,他们通过修旧利废实现降本584万元。
自主改善创效“全面开花”
“自从完成主副井天轮远程巡检系统的改造,不仅提升了咱们的检修效率和安全性,还降低了人力成本!”近日,该公司机运工区维修班组职工指着主副井车房监控,难掩喜悦之情。这一变化,源于该公司以职工自主改善、降本增效为抓手,破解检修难题的扎实实践。
(职工自主改善破解检修难题)
该公司本着“改善无大小、能用就是宝”的原则,掀起“人人参与、个个献策”的热潮。制定下发《“两化融合”自主改善管理办法》,成立自主改善课题综合攻关组,设立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绿色环保、信息智能、创新创效、党群工作6个攻关课题,实施“7531”自主改善工作管理法,即明确七大改善范围、强化五个流程管理、实施三种激励形态、组织一项特色活动 ,有效引导员工从细微处着手,不断提升员工自主改善的热情,涌现出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发明家”,掀起自主改善的“小浪潮”。今年以来,围绕现场隐患整改、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成本管控、作业环境改善、职工生活福利等方面征集并落实《自主改善提案》286项,间接创效230多万元。
七五煤业经理章征峰表示:“控本不是口号,增效不是空谈,挣钱才是发展之道,我们将积极应对当前煤炭市场的严峻挑战,多措并举,切实把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