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无法左右,管理大有可为。今年以来,面对市场下行的严峻形势,枣矿集团高庄煤业紧握“小节约提意识、大节约在系统”的管理“金钥匙”,将成本管控触角延伸至生产全流程,以系统思维构建全链条降本体系,推动“厉行节约、严控成本”落地见效。
细微处挖潜的“节约经”
走进该公司设备制修厂修理车间,焊花闪烁间,经过部件更换与结构优化的卡栏焕发生机,即将“奔赴”生产一线。这里是废旧物资的“重生工厂”,更是高庄煤业“变废为宝”的前沿阵地,每一个零件的“二次生命”都在书写着降本增效的生动故事。
(维修技能提升)
秉持“最大的节约在井下”理念,他们强化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执行“有旧不领新”原则,从千斤顶、立柱等设备维修复用到投影机、音响等物资内部调剂,多管齐下提升资产利用率,创效140万元。打造锂电池单轨吊专业化维修队伍,拆解报废电池、循环利用配件,维修效率最高提升70%以上,实现从“整体外委”到“自主修复”的“华丽蜕变”。
他们实施“大协同”策略,深入调研兄弟矿井材料、配件、设备兼容参数,科学调拨移变、喷雾泵、单元支架等设备,有效提高资产周转率,实现创效426万元。同时,加强内部材料配件兼容性管理,统一U型棚、电缆钩、高低压卡兰等材料型号,提高物资循环使用效率。
(修旧利废)
为激发全员参与热情,他们在工作面实施“回购制”“回收率”双控管理,按原值7%回购并设定回收比率,形成回收创效的良性循环。建立“职工自主回收”奖励机制,对自发回收先导阀等配件的职工给予奖励,目前已兑现个人奖励12万元,让“省下的就是赚到的”成为全体职工的行动共识。
系统优化里的“增效诀”
“小节约”筑牢降本增效根基,“大系统”优化则成为撬动效益的有力杠杆。
今年以来,该公司持续推进通风系统“瘦身降本”工程,先后封闭113上05运输巷、73上07运输巷、33下05材料巷等闲置巷道共计2399米。通过通风系统优化及巷道梗阻治理,降低风阻30Pa,通风降本达10.92万元,让“无形的风”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封闭巷道气体监测)
物料运输环节,他们打破传统“多环节转运”模式,推行集装箱“一站式”运输,实现“地面按需装箱、井下直达作业面卸箱”闭环运输,物料配送及时率达99.5%,服务效率提升20%。建立“装车-验收-运输”全流程台账,实施“定容、定量、定责”管理,装车容积稳定保持在95%以上,确保了运输效能最大化。1—8月份,累计降本14.4万元。
(提升运输效能)
用电管理上,他们严抓集约生产、集中提升、深谷排水等“避峰填谷”措施落实,建立“指标分解-过程跟踪-考核激励”闭环管理模式,将节电目标科学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至区队、车间、班组三级单元,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节奖超罚,累计节电83.36万元。
降本无终点、增效无止境。站在三季度末的关键节点,高庄煤业将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向细处深耕、实处扎根、新处突破,深挖内部资源潜力、优化生产经营各环节效能,以决战决胜的攻坚姿态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