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激烈的煤炭行业竞争,枣矿集团田陈煤矿聚焦成本管控核心环节,深挖降本增效潜能,通过“精算成本账”的创新实践,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转化为“精细化”运营,全力应对市场下行挑战。
精细预算+物资严控,筑牢成本“防火墙”
田陈煤矿构建起“年度总控、月度调节、动态预警”的三级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从生产一线到后勤保障、物资采购的全流程费用管控。在材料采购方面,严格执行“六步审批”与“联合会审”制度,紧密结合库存动态与实际生产进度,严审每一项材料计划。
同时,矿井全面建立成本管控台账,对大型设备、机电配件等关键物资实行“月初计划、月底验收”管理,严把领料审批、用料监督和交旧领新各个关口,从源头上管住了矿井的“钱袋子”。
科技赋能+煤质提升,激活效益“增长极”
在井下生产环节,技术团队通过优化巷道支护参数、精细调整开采方案,仅凭借0.2米的参数优化就实现了百万元级的成本节约。辅助运输系统实施“避峰填谷”电力调度策略,有效降低了能耗成本。
地面生产系统同样依托技术升级实现降耗。智慧机电系统根据煤流量自动调节设备运行,工作面用水实现“精准滴灌”替代传统“大水漫灌”,进一步压缩了综合能耗。
煤质是效益的生命线。田陈煤矿将质量管控贯穿于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洗煤厂实时监控产品质量,综采一区严格执行“淤泥不上带、渣石不进仓”等“八不”原则,从源头保障煤质稳定。通过持续优化洗选工艺,精煤分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修旧利废+多元创效,开拓增收“新路径”
在物资循环利用方面,制修厂对废旧零配件进行分类修复和再利用,将废旧皮带通过自主改造的设备加工成电缆吊挂件,把报废钢带改造成接地极板,利用3毫米薄板制成井下水槽。今年前三季度,修旧利废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2%。
积极拓展多元创效渠道,通过深挖政策红利、处置报废物资、盘活闲置房屋租赁等方式增加非煤收入。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组织开展对外劳务输出,承揽外部矿井的采掘、设备安装等工程,既稳定提高了职工收入,也为企业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降本增效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田陈煤矿矿长鲁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成本管控创新,推动矿井经济运行质效持续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