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矿集团内蒙古金正泰公司面对严峻市场形势,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益、向政策要效益,通过优化生产组织、强化技术攻关、深挖政策红利等举措,上半年实现降本增效超4000万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优化生产组织,资源回收创效显著
公司坚持“精采细收”理念,创新采用“管理+技术”双轮驱动模式,对北端帮六、九煤台阶实施科学规划、分段开采。通过优化内排压覆方案,采取分批次切煤回收方式,累计多回收压覆呆滞煤炭资源近7万吨,实现增收约150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更为后续生产接续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采空区治理方面,技术团队充分发挥精准物探技术优势,通过系统分析超前钻探数据、科学研判采空风险,将采空区超前普探范围优化调整,使钻探费用支出缩减近3/4,每月节省探孔费用约30万元,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了降本增效。
深挖政策红利,资金管理成效突出
经营管理部门紧盯政策机遇,多措并举提升资金效益。一方面,通过协调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专项存款银行,将存款利率从0.15%提升至1.15%,预计全年可创效90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办理西部大开发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认定手续,有效降低了企业税负。
在电力成本管控方面,深入研究利用内蒙古自治区电力政策,今年1-4月电费支出降幅达30.5%,预计全年可节约电费超百万元。
强化自主创新,降本措施落地见效
该公司大力倡导“自己的活自己干”,鼓励基层单位开展自主创新。采剥二工区创新采用“分组作业法”,利用5月下旬产销休整期,组织职工自主完成从1106平盘到九煤底板总长900米的两路排水管道铺设任务,节省外包费用和中间管理成本5万元。
“在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降本增效已成为企业破局突围、稳健发展的‘关键密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从每一个工作环节入手,深挖降本潜力,坚决打赢度危求进攻坚战。”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车本方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