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市场波动加剧、成本压力持续攀升的严峻形势,枣矿集团新安煤业坚持“省一分钱比挣一分钱容易”的经营理念,创新推出“五降本四创效”专项行动,通过严抓源头、深化龙头、强化管控、压减外委、优化人力、严抓节能、资产提质、管理增值、综合服务控本,推动经营质效全面提升。
把“低成本采场”刻进生产基因
“过去总觉得‘多出煤就是效益’,现在才明白‘省着出煤更赚钱’。”综采二区区长刘志恒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生产优化的“加减法”,“我们围绕生产系统、工程设计、劳动组织‘三个优化’,把无效工程、无效投入、无效出勤当成‘眼中钉’,每月光是减少无效出勤就能省下几十万。”
在31608薄煤层智能工作面,电液控系统集中控制让支架动作协调性提升,单产提高10%的同时,设备空载损耗显著降低。更关键的是,他们精准“踩准”生产节奏——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开采顺序,将3煤和16煤的配采比例从4:6调到5:5,既保证了热值又提升了售价。
人员管理上,综采二区推行“人机高效协同”模式。“过去一个班需要25人,现在通过技能培训让18人就能胜任,剩下的7人转岗到设备维修、物料配送等岗位,月均人工成本降了12万元。”刘志恒说,“现在职工都说,‘多学一门手艺,岗位更稳当,收入还能涨’。”
让“高收益市场’成为利润引擎
在新安煤业产销协同办公室,墙上的“产运洗配销’协同作战图格外醒目。“以前洗煤厂像来料加工车间,现在我们成了利润加工中心。”厂长赵驰说,“我们盯着市场调配方——3煤硫分低、16煤热值高,按3:7掺配生产八级中硫气精煤,每吨能多卖30元,月均增收40万元。”
更让赵驰骄傲的是洗煤技改的“巧心思”:“中煤带精率从4.7%降到0.94%,相当于把原本跑冒滴漏的精煤捞了回来;浮选尾矿灰分从65%提到79%,又多了10%的可用资源。”他算了一笔账:技改投入800万,三个月就收回成本,现在洗煤环节的利润率比去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
供应链管控上,他们推行“三零管理”,“井口物资超市里,螺栓、道钉这些小物件按以旧换新领用,旧件能修的送再生资源站,不能修的当废钢卖,月均回收复用物资200万元。”"运营管理中心主任颜廷超说,现在各区队的小型工具、配件都能跨单位调用,大型设备周转使用率提高了40%。
从“降本”到“创效”"的生态重构
“降本不是目的,是为了让企业更有韧性、职工更有获得感。”在经营分析会上,经理王士奎用一组数据总结阶段性成效:上半年通过“五降本四创效”举措,降本增效3036万元。
新安煤业提炼出三个转变。从被动控本到主动创效,综采二区的外委工程六自管理创效870万元,业务中心的洗煤技改月均增收40万元,都是职工“金点子”结出的果子;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人力资源动态优化让35人走出去创效、39人主动下沉一线,既解决了岗位冗余,又激活了内部活力。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政策创效、采购降本、节能降耗多管齐下,综合服务非生产性支出同比减少15%。
“降本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新安煤业经理王士奎表示,下半年将深化“一链三点”实践,要让省出来的效益、创出来的价值反哺职工、反哺发展,把“降本创效”变成企业的呼吸、职工的本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