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初心是把工作做到极致——记山东能源优秀共产党员、三河口矿业公司褚晨

作者: 刘涛 曹士昌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1日

从一名退役军人到枣矿集团“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山东能源集团“先进个人”,三河口矿业公司综采工区生产班班长褚晨是周围不少人励志的典范。今年7月,他又荣获山东能源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千米井下的“设备诊脉师”

指尖划过采煤机液压管路,耳贴齿轮箱细听震动,鼻尖轻嗅润滑油气味……每天班前会结束,褚晨总是第一个抵达工作面,对采煤机的油路、液压系统、截齿磨损情况进行“体检”。检查方法,便是他自创的“五感诊断法”:听异响、摸温升、看油质、闻气味、测参数,如同为设备“望闻问切”。

2024年5月的一次夜班,采煤机突发异常震动。副煤机手建议“先完成任务”,褚晨却果断停机:“轴承裂纹是‘沉默的炸弹’!”拆机检查证实:轴承内圈已现蛛网状裂痕。他留守现场监督更换,直至故障排除。这一坚持催生了区队铁律:设备故障不过夜。

“设备如枪,是矿工的命!多听一次异响、多拧一颗螺丝,可能就多换回一个兄弟的平安。”褚晨将经验凝练成《采煤机日常点检手册》,将检查流程细化为28个关键节点。推行一年后,设备故障率骤降35%,在1307工作面提前拦截齿轮箱润滑油变质等5起隐患,避免停产损失200余万元。

智能矿山的“追光者”

面对矿山智能化浪潮,这位“煤黑子”化身“技术控”。褚晨自费购买《智能化采煤技术》等书籍,利用工余时间钻研记忆截割、三角煤开采等技术。

自学是艰难的,对于半路出家的褚晨更可谓难上加难。但是,这个倔强的青年工人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书一页页地啃,知识一点点地咀嚼,理论一环环地反复琢磨、分析,碰到比自己懂的人更不放过讨教的机会。为掌握液压支架电液控技术,褚晨下班后主动向智能装备工程师“拜师学艺”,历时3个月掌握系统原理及故障处理技巧。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褚晨的技术越来越精湛。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各种地质条件的特征和生产方法。

2024年,他在1301工作面试验“地质条件-智能参数”匹配法,根据煤层起伏动态调整自动跟机参数,将煤机自动跟机率从65%提升至80%,单班割煤效率提高12%。

在1301工作面生产期间,他主导调试的“三机”联动系统,实现支架跟机移架与煤机截割的精准配合,使工作面智能化自动跟机率提高到85%以上。

党徽闪耀煤海深处

作为党员,褚晨的担当刻在每一次险情应对中。2025年7月,2336工作面突发电液控系统失灵。他率队连夜排查,发现核心模块被粉尘渗透,通过“反向吹扫+密封改造”,快速地修复了设备。该工作面在动态标准化评选中以93分夺冠,他制定的《移变列车安全操作20条》被列为岗位操作标准。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大家行才是真的行。

在维护设备和处理故障时,往往都是褚晨最先取得突破,并总结出指导性的处理方法,然后向工友们推广。

他牵头成立“党员创新小组”,带领团队完成“采煤机喷雾降尘优化”等7项技改,其中“智能润滑系统”改造使设备保养工时减少30%,年节约维护成本近40万元。该小组被评为三河口矿业公司“创新创效先锋岗”,3名成员成长为技术骨干。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