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煤炭市场持续承压的背景下,三河口矿业公司聚焦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大力实施“零闲置、零浪费、零挥霍”三零管控,在物资管理、预算控制、回收复用方面持续发力,一季度累计实现降本增效246.9万元,费用支出同比压降10%,走出了一条向管理要效益的突围之路。

该公司构建透明仓储管理系统,让“沉睡”物资“活”起来。他们建立了覆盖计划编制、审批采购、物资发放的闭环管理体系,每月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动态平衡库存、回收物资、修复材料及未到货物资,精准匹配生产需求,提高了月度计划的准确性。
他们大力开展“清仓查库”专项行动,搭建全矿物资共享平台,推行“以旧换新”制度,实施“计划审核+动态调剂”模式,着力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新材料购置费用,让曾经“躺”在库房的设备材料重新投入生产,真正实现“零闲置”目标。

走进该公司百米井下,巷道内每个物料回收点,都清晰标注了责任区队和班组的信息——这是该公司建立全链条回收复用体系的缩影。他们秉持“物尽其用、循环使用”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让废旧物资变身“效益富矿”,对井下回收的材料配件实行“交旧领新、分类修复、定向复用”制度,明确“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考核机制,推行“谁使用、谁回收”责任制度,确保废旧物资“吃干榨净”。

同时,他们大力推进自主维修,实施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将维修项目按难度系数转化为工分,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组织技术骨干成立维修专班,大力提升自主维修能力和范围,做到设备‘小病不出队、大病不出矿’,实现了外委施工“零依赖”。

该公司像打理家庭账本一样管理资金,坚持“不是必要不支出,必要支出控标准”原则,细化28项具体标准,建立动态预算追踪平台,将成本管控目标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落实到岗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同时,每周生成费用构成“热力图”,精准分析费用构成,动态跟踪预算执行情况,精准识别占比超标的支出,真正实现“每笔资金花在刀刃上”。
“降本增效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将持续深化经营管理,把‘向每一台设备要效能、向每一分钱要价值、向每一点材料要潜力’的理念转化为全员行动,着力锻造抵御市场风险的韧性。”三河口矿业公司经理车本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