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探寻安全高效快掘的“成功密码”|新安煤业

作者: 高月任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2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图片

“工序合理就是快、指挥到位就是快。”

走进新安煤业公司综掘一区

这条醒目的标语诠释着

这个标杆区队实现安全高效快掘的密码


面对严峻的生产接续形势和复杂的地质条件,该公司综掘一区主动担当挑大梁,充分运用“提质提效11条快速工作法”,于3月27日创下单日掘进33米的优异成绩。这支“煤海先锋队”是如何实现高效快掘的?笔者深入一线,探寻其背后的“密码”。

01

构建高效运转的指挥“大脑”

区长张涛深知,科学合理的指挥体系是实现安全高效快掘的核心驱动力。他们秉持“设计科学就是快”“路径选对就是快”理念,在每个工作面开工前,都要进行数次模拟推演。



在31608工作面施工中,面对12米宽破碎带的重大技术难题,他们组织技术骨干进行了十余次专题研讨和现场论证,最终创新性采取了“绕行掘进+局部强化支护”的综合治理方案,不仅大幅降低了支护成本,累计节约资金120万元,而且显著提升了掘进效率,日进尺由原来的18米跃升至23米。


“我们坚持动态优化劳动组织,根据地质条件变化及时调整作业方式。”该工区主管工程师、常务副区长曲科宇说,他们坚持“条件创优提效率、正规循环保进度”思路,打破传统的“三八制”作业模式,创新实施“二九一六制”生产组织方式,两班生产、一班检修循环作业,并采取“集中切割、集中支护”工艺路线,科学利用最大空顶距,实现了“少投入、多产出”的高效生产目标。

02

筑牢设备运行的保障“基石”

“设备管好就是快”设备的稳定运行是综掘一区高效掘进的关键保障。机电副区长张健带领“设备特护小组”,实施“1234”设备管理法,创造连续90天无影响的纪录。



他们为每台设备建立“一机一档”全生命周期电子档案,记录 8000 余项运行参数,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双检双修”制度将班前预防性检查与班后针对性检修相结合,故障排查时间压缩至20分钟以内。针对关键部件,实行定人、定时、定标准保养“三定管理”,延长截割头使用寿命40%。“四预机制”借助先进技术预判设备状态,避免非计划停机。单轨吊“移动式材料库”将常用备件及材料运至掘进头50米范围内,推动设备故障处理效率提升60%,有力保障了生产进度。

03

打造精准高效的作业“流程”

他们将“标准作业就是快”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准则,如同将精准的刻度刻入每一道工序,确保生产过程的高度标准化。



他们将作业工时细分为7大环节78个标准动作,为职工提供精确操作指南,使每个动作都有章可循。激光指向仪、电动扭矩扳手等先进工具的应用,实现质量可视化,确保巷道中线偏差≤3cm、锚杆预紧力达标率 100%。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让职工掌握“精准截割”“快速联网”等5项核心技能,班组协同作业时间缩短25%,团队协作效率大幅提升。

04

激发团队奋进的“动力”

“激励调动就是快”综掘一区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



“暖心、匠心、同心,这是我们激发职工干劲的‘三心工程’。”该工区党支部书记魏永福说,“暖心保障”为井下职工配备特种防护装备,“匠心培育”通过“名师高徒”活动提升技能,“同心攻坚”实行快速掘进“日对标日提升”考核办法,对创新创效成果按价值5%给予即时奖励。


在31608刷切眼期间,该工区科学制定“断层段专项循环作业图表”,严格执行定人、定时、定责原则,确保安全高效掘进。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实施“双跟班”制度,技术员和安全员全程盯守,14天排查整改隐患23条,提前5天完成179米进尺,展现了“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的团结奋进精神。 

新安煤业公司党委委员、执行董事王士奎表示,“提质提效11条快速工作法”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融合,不仅创造了单日33米的掘进纪录,更培育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煤海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