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庄煤矿坚持“成本为王”理念
持续深化“两增三降四提升”活动
狠抓节支降耗和挖潜增效工作
严控各类费用支出
致力答好降本“必答题”
探寻增效“最优解”
吃干榨净最后价值
走进蒋庄煤矿机电设备制修厂,焊花飞溅、除锈刷漆……在这里一件件废旧材料或整形、或修补,即将“重获新生”。
面对MG500/1130采煤机滚筒的突然“罢工”,采购新的滚筒又需要5万元。他们对滚筒变形、磨损、开焊严重的配件进行精细的修复,花费很少的费用就让其再次“上岗”。
该矿各单位采取“大变小”“长变短”“弯变直”“坏变好”“旧变新”等手段,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通过对废旧物资进行回收、修复和再利用,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起死回生”,最大限度发挥其“剩余价值”。
小改小革就是效益
小改小革“金点子”, 创新创效“金钥匙”。蒋庄煤矿不断强化创新创效工作,积极开展“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议”“我为降本增效建言献策”活动,通过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实现工作质效双提升。
修理综采液压支架电液控过程中,大量的液压阀件、电液控元件修复后都需试验测试,怎样提高测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该矿弘大公司修理厂将这一难题变成“课题”,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与现场调试,在原有试验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制作了新型电液控检验试验台,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使用改造的设备后,不仅实现电液控系统联合检验,而且设备通过调节接口联通方式,可实现一次性并联多台电液控设备同时试验,检测试验速度提高了15至20倍。
“一种自变形伸缩减压矿用风门”解决了风门受压变形损坏,导致风门开启困难这一问题,年节约资金50万元;气动无极调速上料装置采用废旧的锚索钻机马达作为动力源,高效便捷,每年节约成本7万余元……这些“小改小革”在该矿遍地开花,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省下来的就是工资
该矿对各类指标费用实行切块承包、定额控制,按照“归口管理、条块结合、层层包保、逐级考核”的原则,将各类指标费用逐级细化分解,签订市场化“承包合同”,按照“收入-支出=工资”模式进行考核结算,做到“每项指标有人管、每项指标有人控”。
“我们通过管理平台及物资生产计划会,‘线上+线下’双通道运行,持续加强物资计划的源头管控。”该矿运营管理中心主任周枫表示,“对各区队通用的物资采取总量控制,通过层层把关、层层筛选,确保了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合理性,通过通用物资集采节约计划资金518.4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