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新安煤业:全面升级经营管控策略

作者: 高月任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25日

枣矿集团新安煤业聚焦“两增三降四提升”要求,针对经济运行中的关键节点、薄弱环节和潜在增长点,通过延伸“两个空间”、拧紧“两个链条”、严格“双控管理”,搭建“九要素经营全价值链管控平台”,持续提升矿井精益管控水平。

聚焦挖潜创效,延伸“两个空间”

新安煤业紧紧围绕“效率效益”,全力推进经营管控工作。为真正实现“瘦身强体”降本增效,企业最大限度地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浪费。

在延伸生产源头降本空间方面,他们坚持从设计优化、工艺优化、支护优化着手。通过科学优化 316 采区工作面布置和生产,减少掘进工程量以及材料设备投入。同时,坚持地质“透明化”管理,在工作面过断层、冲刷带等顶板异常区域期间,每天动态更新现场地质剖面图,及时调整割煤工艺,为安全生产提供超前的技术服务,避免技术性浪费。

(新安煤业专业组在井下考核工作面情况)

为了延伸销售龙头创效空间,他们持续加大煤炭洗选销售创效力度。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价格,动态调整配煤方案,提高高硫煤性价比,提升精煤创效能力。严格落实煤质管控机制,层层压实煤质管理责任,实施日检查、周预测、月分析的煤质管理制度,并加大对煤质的考核和奖惩力度,确保“产、运、储、销”各个环节的煤质管理。严格控制洗混、矸石、煤泥、介耗等指标,加强去煤泥化副产品质量考核,将煤泥矸发热量控制在 1000 大卡以内。

聚焦目标导向,拧紧“两个链条”

新安煤业坚持将成本管控融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遵循“标准先行、刚性考核、落实到位”的原则,修订完善物资管控办法,采取多项措施降低运行成本。

为拧紧供应链,他们持续推进采购机制改革,优化库存结构。同时,推行物资精益化管理,全面清查大小型设备及配件,理顺材料管理系统,将所有库存设备和材料全部上线管理。严格把控采购计划审批、基层单位领用、现场使用管理和考核奖惩兑现等“四道关口”,最大程度减少投入,杜绝浪费。

(新安煤业督查部门在检查仓库库存情况)

此外,他们还强化定额管理,灵活运用市场化管理机制,推行区队“积分制”考核,在政策范围内赋予区队更多工资分配自主权,以经济杠杆调动全员节支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精益对标与自主管理区队相结合,对掘进工效、采煤工效和成本管控进行对标考核,让干部职工在安全质量任务、成本管控和对标提升等方面都能获得收入,通过收入多元化推动主业创效,稳定矿井经营大局。

在拧紧价值链方面,他们坚持量入为出,实施“年季月日”四时预算,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控,做好全年目标分解和承包政策制定工作,严格月度经济运行分析制度,逐月分析“收、支、余、量、本、利”情况,进行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的成本动因分析,严控费用外流总量,实现“外控支出、内增效益”,不断提升经营管控成效。

聚焦效率提升,严格“双控管理”

新安煤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降本节支意识,坚持“预算控制、比例控制、人均额度控制、事先报备控制”原则,推动成本管理由事后核算向全过程、全流程管控转变。

在严控生产过程方面,他们准确把握生产节奏,合理衔接开采,实现人、机“高效协同”,全面消除无效出勤、无效工程和无效投入。扎实推进装备升级改造,将在 316 采区首采工作面配备成套智能化开采设备,以此提高采煤效率。实施“重点头+普通头”管理模式,将资源向重点头倾斜,加快施工进度。

(新安煤业开展蓝盔行动节电检查)

在严控工作流程方面,他们持续完善“全员全岗位市场化”考核体系,通过岗位提效和劳动组织优化,实现人员和岗位的最优化组合,充分释放人员和岗位活力。按照“人员精干、一人多岗、一岗多职”原则,成立结算中心集中办公,减少核算员配置 11 人,将其分流充实到生产岗位。同时,他们持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将绩效薪酬考核与安全生产、降本创效等方面相结合,构建“绩效+创效”考核结算模式,树立“想挣钱到一线”的收入分配导向,利用经济杠杆推动人员向井下单位和创效岗位流动。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