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枣矿集团新安煤业致力于标准严细、系统可靠、装备先进、设施齐全、行为规范、质效一流“六个定位”,打造全系统、全流程、全过程的标准化管控模式,井上下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职工精神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
突出思想引领,提升标准化创建境界
“我们全面开展‘如何紧跟形势摆脱困境,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大讨论,借鉴兄弟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经验,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召开对标学习分享会,在全矿上下掀起“对标、立标、创标”的思想风暴,形成“精细、精致、精品”的标准化创建理念,以标准化创建意识、氛围的提升推动思想转变。”该公司安全总监李高奇说。
该公司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坚持从思想认识入手,大力开展质量意识提升培训、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积极探索安全法治化体验培训,开辟井下“安全法治化警示教育第二课堂”,引导干部职工提升守法意识,自觉抵制违章作业、消除不安全行为,将“高标准、严要求、精流程、重质量”的理念转化为习惯,用思想达标带动质量达标。
他们注重岗位环境达标和作业行为达标,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岗位风险、操作流程“明白卡”,推广王玉柱“安全确认、正确站位、标准操作”工作法,把职工的行为规范纳入安全绩效工资考核,让遵章守纪的职工“名利双收”。
突出系统思考,推进源头设计“一步到位”
“我们坚持把接续正常作为最大的安全保障,把标准化设计融入采场优化全过程,把握好现有资源,做到颗粒归仓。”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士奎说,我们发挥专业技能人才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的服务、指导、带动作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13采区、16煤层进行分析论证,将13上06工作面停采线外延95m,多回收煤炭资源2万吨。
该公司坚持系统思维,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从源头设计坚持以安全、朴实、可操作性强为主,落实好“源头标准化、一体化设计”,掘进迎头开门前,全面考虑支护、断面、煤流、运输、通防等各个方面影响,主抓零星工程设计工作,确保“一工程一设计”,避免返工浪费。
他们推行“双评双置”管理办法,实施区段认领包保、“一岗双责”捆绑式责任包保和重大隐患自查挂牌、闭环销号制度,确保重大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治理。严格不安全环境“禁入”、不安全设备“禁用”,并悬挂“老虎牌”“警示牌”警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突出过程管控,推进安全质量“动态达标”
“我们持续完善‘模块化’标准体系,全面开展‘建模创模’活动,定期展评创建成果,同步建立‘模块化标准库’,为标准化创建提供了样板。”该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质量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钱宝在新安煤业公司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暨典型案例剖析会上介绍说,在矿井安全生产标准化打造过程中,扎实推进工序、岗位“双达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标杆区队、标杆班组和精品工程、精品作业线,不断刷新、创新高标准精品“模块”,实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新突破。
该公司深化低标准作业和暗点盲区治理,结合集团公司“红黄牌”“区域图·点数”管理办法,实施区域包保责任制,不留死角、不留盲点,每周找出最差质量标准和暗点盲区,利用矿早调度会进行“视频问政”“亮相揭丑”,并进行“开小灶”专项整治,全面强化检查、整改、复查、考核流程管控,补齐短板、精准提升,确保动态达标。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项治理70次,召开正反面现场会16次,下发质量简报367期,规范管理160余项,精品工程率达到80%以上。
他们坚持“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奖惩结合”,创新开展质量帮扶会诊、星级工程创建、月度质量标准化正反面现场会、安全环境准入评定等活动,对工程质量提升快、保持好的单位给予重奖;对工程质量提升缓慢、长期低位徘徊的给予重罚,对存有严重质量问题的给予停头、停面整改,凡存有较大内在质量问题的,一律降低当月质量等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给予严肃追究问责。目前,共检查验收228头面次,其中打分定级159头面次,优良品38头面次,合格品118头面次,优良品嘉奖31.88万元、不合格品罚款3.7万元,切实提升了全员抓质量、保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以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为契机,虚心学习、提升境界、精准对标,持续强化现场管理,推动矿井整体工作实现新提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安力量。”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士奎表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