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层动态

爱岗·爱家·爱枣矿|赴外的第100天

作者: 曹若愚、洪娜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07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6月29日上午11时

在山东省莱州市的焦家金矿寺庄分矿更衣室,开完早会的中兴建安公司矿建分公司第六项目部干部职工正在做下井前的准备工作。

项目经理岳庆东站在自己的衣柜前,掏出手机,发了一条信息,把手机放进衣柜里。旁边的工友扭头打趣道:“岳哥又给嫂子‘打卡’呢?”岳庆东嘴一咧:“你不打?”大家跟着哄笑起来。

大伙有说有笑、七手八脚地换起衣服、穿戴装备。这两天晴天,工作服和水靴经过晾晒很干爽,穿起来很顺滑。穿戴整齐的他们从头到脚包得严严实实。

岳庆东神情一肃:“全体都有,两两互查安全装备,安全帽、背夹、防尘口罩、矿灯、自救器、冰袋。”

矿上对安全管理极为严格,每次下井前都有多道安全检查和短训。岳庆东他们每次也都先自检一遍,确保能够顺利过关,不会因为疏漏而耽误时间、影响施工进度。这对于来自煤炭企业的他们,一点也不嫌麻烦,早就驾轻就熟,“安全为天”的意识早已深种思想。

随后,每人带好班中餐和一个3升大水桶鱼贯而出,前去乘坐无轨人车。岳庆东说:“路上大家也别闲着,近期矿上的安全培训和急救知识,都在脑子里过一过,一会我提问。”

行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工程施工现场,该工程要在南北翼安装5250米的消防管路,目前南翼已安装2100米,他们正在进行北翼作业。

施工地点位于地下600到800余米的斜井,是一条矿石主运巷道。运输车辆驶过施工区域时会减速,带起一些扬尘,排出的尾气热量很高,常态温度一般为35度左右,有时可达40度。在这样的环境下,防尘口罩、补充水分、冰袋降温成为他们工作的“法宝”。

大家都是全副武装,只能从身形分辨谁是谁,只见一盏盏矿灯缓慢移动。每次操作设备、托举重物、贴墙避让、上下梯子都是小心翼翼的,显得笨拙、迟缓,因为大家都理解,在安全面前,再谨慎都不为过。

岳庆东除了指挥干活,处处搭手帮衬,还要时刻“掌着眼”,招呼大伙注意避让车辆,避免物料被运输车辆碾压,巷道中不时响起他洪亮的声音。

班中餐没有定点,谁饿了谁先吃,活儿不停。今天是大饼、大肉、鸡蛋,大伙吃得都很香。三三两两轮换着,边吃边拉呱,说的、聊的也只有安全和施工进度。顺利的话,寺庄分矿还要30天完工,之后焦家分矿还有2400米,预计还得两个来月。

这个队伍有2名管理人员、7名工人,岳庆东是离家时间最长的,从来了就没回过家,今天正好100天了。用岳庆东自己的话说,干这个活儿就得有这份担当,凡是赴外的工程,必须至少有一个非常熟悉情况的,井上井下一摊子事,项目经理责无旁贷。

晚上9点

岳庆东指挥大伙将物料、设备码放整齐,搭乘无轨人车返程。车上,岳庆东给今天的施工情况作了小结,劳累了一天的职工,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岳庆东说:“有个好消息,公司近期中标了1.4亿的大工程,是个贵州的矿建工程,工期3年。这边完活儿咱就去那边。”

“管!”“真不孬!”对大伙来说,有了接续工程,虽然离家远了些,但也意味着有活干、有钱赚,自己的小日子更有了盼头。

晚上10点20分

回到更衣室,岳庆东第一时间从衣柜摸出手机,坐倒在衣柜前的长椅上,输入熟悉的字眼——上井了,平安。

按下发送,一则载着惦念和牵挂的“家书”,划过月朗星稀的夜空之上。

在他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

在远方的一个温馨的家里,一个身影拿起手机,看了一眼,露出微笑,关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