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枣矿集团付村煤业深入贯彻山东能源集团“31789”工作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优化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强化青年人才储备,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衔接有序的人才梯队,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强有力的青年人才支撑。
(付村煤业“琢玉工程”座谈会现场)
“我们充分依托‘琢玉工程’十年规划成长路径,大力推行青年人才培养‘启航计划’,利用竞聘上岗、科技攻关、项目研发等方式把优秀青年人才提拔使用起来,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该公司党委组织科(人力资源科)科长薛波介绍说,他们不断完善管理、技术、党务、技能人才成长“四通道”体系建设,优化“四通道”晋升互转机制,畅通人才晋升通道,让青年人才在推进公司变革求新、转型突破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大学生采煤班成员现场交流学习)
该公司厚植“育才”沃土,把青年人才培养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大学生智能化采煤班,采取轮岗制,将大学生安排到采煤机司机、支架工、井下电钳工等重点岗位进行全方位锻炼培养,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智能化采煤生产流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整体技能水平。
“加入大学生智能化采煤班以来,在老师傅们现场‘手把手’教授下,学会了各种设备操作的‘诀窍’和技巧,更快地掌握了智能化采煤生产流程。”综采二区大学生王浩说。
(师傅介绍皮带远程集控系统)
玉不琢不成器。该公司把基层一线作为青年干部培养基地,采取挂职锻炼、基层历练、轮岗交流等方式,将优秀青年大学生一律安排到基层区队、车间进行轮岗见习,并为他们量身配备技术、操作等专业导师,签定师徒合同,制定《青年人才考核实施细则》,要求所在区队定期对他们吃苦耐劳、工作成效、沟通社交、创新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考评信息录入管理(专技)人员年度考核情况登记表,作为今后选拔人才的依据,进行优中选优。
“我们要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青年职工搭建一个成长成才的舞台,充分挖掘内部人才潜力,做到‘赛场中选马’,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付村煤业党委书记胡乐菲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