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除端头、端尾各3架不放煤外,其余支架必须架架放煤,放顶煤要求尾梁后能明显看到顶板,见全矸‘关门’,且要均衡放煤,预防出现部分架放煤过量、部分架放煤不净,否则按不放煤考核......”日前,枣矿集团新安煤业出台1308工作面煤炭资源回收管理考核办法,多管齐下“做加法”,将资源回收“损失点”转化为“增长点”, 确保煤炭资源“颗粒归仓”。
(新安煤业综采一区生产班班长楚坪润在放顶煤)
在新安煤业,“惜煤如金”已成为一种共识。今年以来,面对地质条件日趋复杂,生产接替日趋紧张的实际,该公司及时出台煤炭资源回收管理考核办法,成立资源回收管理小组,建立起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将储量、资源回收、资源损失率、煤厚探测、放煤率统计等各项工作责任,分别落实到生产技术科、调度信息中心、地测科、跟班安监员、综合考核办公室。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必须坚持‘精采细采、应采尽采’,在保证安全和煤质的前提下,严格资源回收率考核,确保把每一吨难‘啃’的煤炭都尽收囊中,真正做到‘吃干榨净、颗粒归仓’。“ 该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士奎表示。
(新安煤业生产技术科技术人员在研究放顶煤工艺)
该公司根据工作面实测平均采高及推采进度确定采区月产量,准确测定煤炭资源实际损失量,制定严格的奖罚措施。对顶、底煤回收情况现场验收,加倍奖罚,利用经济杠杆调动职工回收资源的积极性。同时,他们还不断优化放顶煤工艺,采取一刀一放,多轮序循环放煤的形式进行放煤作业。严格按1#、3#、5#等单号放煤口顺序放煤,一次放出顶煤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然后再按2#、4#、6#等双号放煤口顺序放煤,力争环环相扣,把资源“吃干榨净”。
“放煤时,缓慢伸缩插板,先将插板收回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让顶煤缓慢均匀流入输送机,根据煤量多少,调节插板收缩量,防止过载压住输送机,对大块煤矸要用插板破碎,防止运输过程中,碰坏支架尾梁液压管路。”综采一区区长王晓波表示,他们严格落实回收管理考核办法,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回收率。
( 新安煤业班班清理支架间隙内原煤 做到“颗粒归仓”)
“以往浮煤、散煤都落在支架间隙内,进入采空区就造成资源浪费,现在班班清理原煤,让井下宝贵资源都能够‘颗粒归仓’。”综采一区生产班班长楚坪润说,他们每班还安排专人对两巷和机头机尾三角区卧底,设立专门浮煤清理工,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将工作面支架前等多处浮煤及时清理、回收干净。
此外,该公司还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牢固树立全员资源意识,让职工真正认识到,珍惜煤炭资源不仅关系到收入和经济效益,而且是关系到矿井寿命和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从而自觉做好资源回收管理工作。
“目前,我们对仅有的1308工作面,通过调整放顶煤工艺,及时加强层位控制,延底开采和浮煤清理力度等措施,将工作面煤炭应收尽收,煤炭回收率提高10%以上。”王士奎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严格执行放顶煤制度,将精采细采、应采尽采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力求资源效益最大化。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