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枣矿集团高庄煤业公司来说,注定极不平凡,既有艰难的跋涉,更有收获的喜悦。矿井压减产量、安全持续从严、疫情常态管控等多方面因素,打乱了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采场接续紧张、保有储量减少、成本支出增多、盈利空间受限等问题,更成为制约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最大瓶颈。
接下的路怎么走?如何更好地发展?成了全体干部职工亟需破解的难题。
“解放思想”解出破题之策
“要坚定信心、提振士气,转变‘大矿’思维,发扬南泥湾精神,打好生产经营自救翻身仗,抓好矿井‘瘦身’,做到精干高效,以发展破解暂时困局。”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宇刚初到高煤调研时强调。
(正在组织“解放思想、变革求新”大讨论)
关键时刻,“春风”吹来,这对高庄煤业来说正当其时、适逢其势,一场以“思想变革”为引领的“转型突破”行动拉开帷幕。该公司大力弘扬守正创新、变革转型、管理提升“三个年”精神,凝聚“大安全、大协同、大接续”共识,以安全环境保障降本增效,以降本增效促进安全质量,持续释放“安全技术经济一体化”管理效能,用创新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改革的方法保障长远可持续发展。
每一次打开思想“闸门”,必将释放澎湃的前行动力。该公司创新打造“党委带动、支部推动、整体联动”的“党建动车组”品牌,党委作为“车头”,充分“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将各级党组织嵌入矿井运营结构各环节,聚焦矿井在生产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通过问卷调研、政工帮保等多种形式,进行摆查整改,努力破除影响企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式,以思想上的大解放推动工作思路更新、工作举措更实、工作步调更快。
(开展政工帮保座谈)
“我们将‘民情日记’与‘政工帮保’‘1+1+N’党员联系群众相结合,实施‘日常走访’和‘定向专访’为主要内容的民情‘双访’,全面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实现服务职工群众网格化、零距离。”该公司党委组织科科长张磊说。
没有思想的破冰,就没有行动的突围。高庄煤业在困难中紧密团结、亲如一家,引领干部职工思想统一、重拾信心、迎难而上,在逆势中携手前行、拼出未来。
“勇于亮剑”闯出突围之路
“保接续、稳生产”是该公司年度首要大事,然而,现场环境复杂、阶段性接续被动,一度让全矿干群忧心忡忡。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丧失信心就将失去动力。该公司班子成员深入研究、理性分析,提出将33下03工作面安全投产作为主攻方向,明确了快速贯通、高效准备、快速安装“三步走”战略,建立掘进安撤、后路运输、后路服务“三支专业化队伍”,科学排定时间表、任务图,从设计到安装,从专业到区队,从维修到供货,每天组织“平衡协调会”商议方案、协调工作。期间,不断优化施工工序、调整装车方式、简化组装流程、同步安装作业,应用液压锚杆钻机、掘锚护作业,引进悬臂式掘锚一体机,实现掘锚护一体化、平行连续作业,提高顶帮锚杆支护效率,积极争夺工作主动权。
(组织井下现场正面现场会)
“我们不断优化劳动组织,实施转岗策略,动员采煤工人‘走出去’,转岗到掘进专业,实现‘一面保一矿’,缓解了生产接续,也探索了‘跨专业共享员工’的高煤经验。”该公司副经理窦衍来回忆说。
完成当班定额计划指标,人均增加绩效工资100元;完成奋斗指标奖励再“翻番”……该公司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创新实施精准制订班组进尺专项考核办法,严抓计划目标、奋斗目标“双考核”,推动提高单进水平,下半年月均进尺较上半年提高12.1%,保证采掘正常接续。
“不单是采掘单位,我们对每一个岗位都严格实施精准化的考核,不搞‘大锅饭’,贡献大就拿得多。”该公司经济运营中心主任杨为缤说。
东翼专用回风巷作为该公司2022年的重点开拓工程,关系到整个西七采区的生产接续。他们采取“断顶、断底、预卸压钻孔”立体施工,综合探测前方构造,避免无效进尺及返工浪费。同时,精准掌握建矿以来各类巷道布局情况,合理改造复用老巷,充分考虑巷道断面尺寸、轨道运输、排水系统等设计,避免施工新巷道额外增加掘进工作量和成本浪费。此外,他们超前做好113上05工作面设备维修等各相关工作,优化安装方案,保障了矿井接续稳定。
(对采煤支架进行维修)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一年来,从班子成员到一线职工牢树“一盘棋”意识,发扬“亮剑”精神,都拿出了拼的姿态、干的劲头,凝聚成高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变革求新”博出破局新法
受生产条件影响,矿井“开源”受限,脱困之道唯有自强。该公司牢树“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理念,发扬“南泥湾”精神,把成本管控作为企业增盈创效的关键一环,以“两化融合”管理为支撑,“开源+节流”并举,精打细算过日子,积极开展自救行动。
日清日结及奖罚情况、材料消耗及物资库存、成本分析及费用预警……该公司把将“两化融合”系统的终端下沉到班组个人,将全面预算、全员业绩、精益管理、定额计件等业务融入数字化平台,职工下班后24小时内即可看到当班收入。
(加工超市”两化“融合管理看板)
差距就是潜力,问题就是导向。他们以市场化考核为依托,建立公司、专业、单位、班组、岗位“五级市场”,实施区队“精准定额+单项工程”考核、班组“班组计件+岗位货币化”考核,机关科室“岗位绩效+重点工作”考核,对可计量工作制订劳动工序单价,实施市场化结算,减少岗位系数在分配中所占比例,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市场化激励原则。
“我们将精益管理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流程,开展‘盯班写实’,从生产工艺、工序、设备、劳动组织等方面全面进行诊断分析,严格按照标准实施精准考核,推动各项工作提质提效。”杨为缤说。
“每一分钱都是我们自己的!该花花、该省省,能自己挣的一定挣到手。”这一点,在该公司引入“共享员工”模式后有着特别的体现,过去不会干的,现在学着干;只要能干的,就抢着干!
为最大限度盘活人力资源,该公司按照“价值引导、专项创建、市场运作”原则,打造了灵活用工、供需对接、余缺调剂的“共享用工”模式,先后在31项工程中引入“共享员工”,企业降本700余万元、员工增收70余万元,实现了“双赢”目标。
(井下现场”六比六争“看板)
为将“六比六争”要求落到一线、抓到实处,他们全面开展“千元节支、万元创效”夺旗争标竞赛,每月评选红旗班组和节约标兵,兑现绩效工资,持续激发干部职工创效潜能,截至目前,共计创效1700余万元。
一个个疑虑被消除,一个个难题被攻克,一系列发展举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年来,高庄煤业紧紧围绕“转型突破”主题主线,统筹施策,多措并举,全力弥补矿井减产后的经济效益损失,让挑战和机遇相互转化,使矛盾与考验迎刃破解,这正是全体干部职工铆足目标、主动作为、以实干谋发展的生动写照。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