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媒体看枣矿│《中国煤炭报》今日2版报道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存量提效 增量转型

作者: 王娟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4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枣矿集团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变革求新”大讨论,今年上半年多项指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得到众多主流媒体关注。8月4日,《中国煤炭报》刊发了枣矿集团通过存量提效、增量转型推进企业转型突破的探索实践。

今年上半年,山东能源枣矿集团主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量、资产负债率、经营现金净流量、社会贡献总额六项指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成绩的背后是枣矿集团对变革求新、转型突破的不懈探索。

“我们聚焦‘转型突破、弯道超越’,深入开展守正创新、变革转型、管理提升‘三个年’活动,突出存量优化、增量跨越、动能转换、内涵挖潜、深化改革、风险防控,积极构建适应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迈出了转型突破新步伐。”枣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宇刚说。

优化存量 提升质量效益

枣矿集团聚焦存量优化,充分发挥煤炭产业“稳定器”作用,精准施策稳定煤炭产能,稳控质量效益,筑牢了转型突破的掩护支撑。

针对本部矿井大槽煤资源逐渐枯竭的现状,枣矿集团持续加大找煤扩量力度,推进压煤村庄搬迁,抢抓增产增供政策机遇,依法合规推进资源整合和产能释放。持续优化采场接续,“一矿一策”编制中长期采场接续和开采规划方案,有的放矢推进智能化建设和充填开采,大力开展“两优三减”和“安全高效掘进提升年”活动,保障了生产接续。

6月30日,枣矿集团岱庄煤业公司洗煤厂人声鼎沸、喜气洋洋。该公司的重点效益工程——选煤重介技改项目建成投产。经测算,该项目可使精煤回收率提高5%,年可增效3700余万元。今年以来,田陈煤矿、七五煤业公司TDS智能分选系统也相继投入运行。

该集团以提质对冲产量缩减,加快洗煤技改和产品结构调整,省内矿井实现“无煤泥化”全覆盖,精煤回收率同比提高1.9%,结构性增利2亿元。另外,该集团聚焦内涵挖潜,加强生产过程中关键要素的管控,持续深化内部市场化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转型突破的质量效益。

动能转换 培育新增长极

“转型突破形势紧迫,必须尽快跳出传统能源依赖,走出市场起伏、资源兴衰的发展交替循环,开创低碳化、多元化、可持续的发展格局。”侯宇刚说。

枣矿集团聚焦动能转换,顺应碳达峰碳中和大势,积极培植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效益优势明显的绿色产业项目,打造本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厚植转型突破新优势。

物商产业持续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盘活用好存量资源,精准嵌入、联通内外部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以“公铁水、路港航”,加速带动能源贸易、城市供配、数字电商等物贸集群产业发展。电力产业持续延长产业链条,积极探索省外多能互补、省内绿色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内部电网向山东能源集团“行业电网”迭代。

该集团加快优质资源获取、焦化集群布局、橡胶产业上市、矿属非煤项目转型升级,不断放大转型突破的比较优势。

焦化产业放大“盛隆品牌”效应,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加快构建千万吨级焦化产业集群。橡胶产业加快推动体制机制变革,扎实推动重点技改项目,朝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加速迈进。矿属非煤项目加快整合优化,以高效产能取代落后产能,破解同质化、低端化发展难题,迈上专、精、特、新发展新路子。

深化改革 激发内生动力

“改革创新是转型发展最强劲的动力。我们以思想解放引领企业发展,以重点领域变革破解转型突破的瓶颈制约,有效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枣矿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文说。

枣矿集团持续优化治理结构,理清“三会一层”权责职能,建立参控股企业董事会运作定期督导制度,完善总部机关责任清单,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格局。

该集团在推进机关机构改革的基础上,“一企一策”稳妥推进权属单位机构改革,大力实施“中层瘦身”行动,推行“大部制、大科室、大区队”。目前已完成18家权属单位的机构改革,基层机关人员平均压减51%,形成了扁平高效的运行格局。

该集团以市场化手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和工资薪酬体系,积极探索资本、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方式途径,谋划灵活多样的中长期激励方式,让工资与效益效率同向联动,最大限度激发创效增值潜能。

该集团推进干部队伍变革,探索“市场化选聘”“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机制,规范完善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让能者上、优者奖、平者让、劣者汰。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启动年轻干部培养“325三年规划”,推行“336”墩苗计划,拓宽人才成长通道。

“我们将科学把握行业发展规律、产业变革规律、企业发展规律,抢抓枣矿转型发展的最后机遇期、赶超跨越的关键突破期,全力答好百年枣矿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侯宇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