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柴里煤矿
一条条皮带构成了煤炭运输的“大动脉”
也是名副其实的“耗电大户”
如何才能让“电老虎”变身“节能先锋”
柴里煤矿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
全面开启主运系统“省电模式”
今天
让我们一起探寻电表数字背后
那些智慧与汗水交织的节电密码

“过去我们的皮带是‘全天候待命’,现在不同了,它们学会了‘挑时辰’上班。”近日,在柴里煤矿主运皮带集控中心,集控员一边紧盯着大屏幕,一边形象地向笔者解释。
他们所说的“挑时辰”,正是该矿实施的“避峰填谷”策略,巧妙运用电价政策,打出“仓储联动”组合拳:通过井下800t、700t、3500t、1000t煤仓的缓冲与调节,合理调整开停皮带的时间,减少峰期皮带的运行时间。
该矿机电管理部工程师周元朴说:“用电高峰时,我们让煤先在仓里‘歇歇脚’;等到电价便宜的谷段,再开足马力,集中运输。这一‘歇’一‘跑’,省下的可是真金白银。”
皮带空转,曾是井下最容易被忽视的电力“漏点”。
该矿主运皮带集控中心集控员朱建胜指着屏幕上的设备状态图说,通过集中控制系统,任何一条皮带的无负荷空转都无处遁形,一旦发现,可立即远程停运。

他们还对实现集控的前后搭接皮带,按照顺煤流方式进行启停,减少皮带空运转时间。该矿皮带工区区长刘现永向笔者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变化:“这就好比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煤来了,从后到前依次启动,彻底告别了‘后面没煤、前面空跑’的现象。”
在此基础上,该矿又建立皮带运输与采掘生产连锁机制,借助地面集控系统实时监测皮带运行状态,通过电流数据精准判断煤仓放煤速度,实现原煤集中输送与皮带满负荷运行的高效匹配,从源头上减少生产期间皮带空转时长,大幅提升电力利用效率。
在该矿南一皮带,一场关键的改造刚刚完成。
“我们把南皮150集运皮带的运行频率从49Hz降到了40Hz,可别小看这9Hz的变化,它的效益却不小。”该工区技术员徐文超指着新更换的变频器说,“就像开车一样,以前总是猛踩油门,现在保持着稳定的经济时速,大幅提高了设备稳定性。”

而这只是他们改造浪潮中的一朵“浪花”——233、中央、一强力等主要皮带及缆车均已通过变频调速控制电机转速,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大大降低了对电网的冲击,通过按需调节转速,更是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的浪费现象。
同时,该矿还不断优化主运输线路,改造700t煤仓下口给煤机,根据生产实际优化停运南转运皮带,减少主运输环节。

从宏观策略到微观管理
再到硬核技术
柴里煤矿用一套环环相扣的
“省电组合拳”
既让皮带运输系统成功“瘦身健体”
又极大地降低了用电成本
今年1-10月份
矿井节约用电296万元
切切实实“虎口拔牙”省下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