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严峻市场形势,三河口矿业公司以“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谋突破”为导向,打出精益管理强根基、技术创新破瓶颈、全员创效聚合力的“组合拳”,构建起全链条、多维度的降本增效体系,推动经营质效实现系统性提升。
打出精益管理“精准拳”

5个层级、18项可控费用、59条措施……三河口矿业公司以“六精六提”为导向,搭建起覆盖原煤生产、洗煤运销、后勤服务三条考核线的五级网格管控体系,将成本控制细化至公司、专业、区队、班组、个人五个层级,推行“承责工资+工序工资+专项考核”激励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员责任网络。
他们持续细化成本管控“颗粒度”,出台《上井物料及矸石山废料场地管理规定》,推行“计划—交接—码放—考核”四步法,对升井物资实施班组初筛、区队复检、专业鉴定的三级过滤机制,划分“可用、待修、报废”三类物资进行定置管理、分类处置。
与此同时,闭环考核机制的落地更让责任层层压实,通过“动态督导+月度考核+年度总评”,将奖惩直接兑现到岗位,推动今年吨煤材料费、延米材料费均实现显著下降。

打出技术创新“突破拳”


创新巷道动态调向增加可采煤量10万吨,优化起坡角度减少揭煤工序12道、液压支架整架吊运节约用工成本近90万元……三河口矿业公司聚焦生产瓶颈,以智能化、系统化改造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效能大幅提升。
设计不仅支撑稳产,更能提升效率。他们优化13上06工作面起坡角度,原本38米的全岩巷摇身变为半煤岩巷,12道揭煤工序被“砍掉”,单班用工锐减42%,单日进尺效率飙升35%。
他们通过对运输系统“外科手术式”改造,打通一采区轨道巷与辅助采区通道,取消3次转运环节,不仅缩短了运输路径,更优化精简人员15人;在主排水系统创新采用“水位智能联调+峰前预排”模式,在电价平谷期将水位压至警戒线以下,每月可节省电费支出10余万元;在通风系统实施降阻工程,封闭闲置巷道4017米,每年节电可达50万度……

打出全员创效“合力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三河口矿业公司以“两增三降四提升”行动为抓手,通过全方位宣传引导与机制激励,让“人人都是创效者”的理念深入人心。
市场化激励机制成为激活全员动力的“催化剂”。设备维修实行明码标价,节约费用的10%直接奖励给职工;选煤厂自主更换高频筛机螺栓仅需30元,较厂家维修节省近3000元;“微创新”“微成果”征集活动持续升温,职工提出的“水泵叶轮防磨损改造”“皮带机变频调速改造”等建议,实现设备寿命延长3个月、单班耗电量下降15%的实效。
今年以来,从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职工,各岗位通过政策创效、修旧利废、自主改善等多元路径,累计完成改善项目近70项,创效超300万元,让“存量资产”真正转化为“增收活水”,激活更强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