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枣矿集团各单位一派火热而有序的繁忙景象,全体干部职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全力冲刺年终安全生产收官战。
责任到人,织密纵向到底的“防护网”
“树牢‘安全就是最大效益、保安全就是保效益’,统筹好安全与发展,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在枣矿集团四季度工作会上,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赵庆民的要求掷地有声。
为拧紧责任链条,他们制定四季度强化安全管理的“硬措施”,将“一票否决”与“红黄牌”考核制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与此同时,派驻督查组直插基层,深入矿井与厂区。不仅检查现场安全状况,更对安全监察队伍及管理人员的履职情况开展“飞行考核”。这种“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督查机制,让每一名管理者时刻保持警觉,确保安全责任从集团业务部门贯通至每一个班组、每一名员工。
各业务部门协同作战,从专业体系构建到系统装备优化,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各单位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切实将“生产组织、系统运行、风险防控、现场管理”的责任扛在肩上。从矿长、区队长到班组长、一线职工,人人争当“安全员”的氛围愈加浓厚,共同构筑坚实可靠的责任防线。
防患未然,练就洞察风险的“真功夫”
在决战四季度、打好收官战的关键阶段,枣矿集团聚焦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他们推动“清单+平台”双重预防体系落地见效,定期召开风险隐患排查专业会,围绕每一生产环节、每一项接续方案展开“地毯式”排查,确保风险早辨识、早评估、早管控。
“以前是出了问题再补救,如今是把问题想在前面、堵在源头。”在枣矿集团10月份风险隐患排查专业会上,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一语道破风险防控的“真谛”。
在各生产矿井中,机电设备专项整治、顶板管理强化、冬季“三防”等重点工作正如火如荼推进。与此同时,“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全程跟踪”的隐患自查自改机制,让每名员工都成为隐患排查的“前沿哨兵”。
对于发现的各类隐患,严格执行“五落实”要求,整改流程环环相扣,实现从上报到销号的全程闭环管理,确保每一处隐患都能被及时发现、彻底整治,切实做到不留死角。
靶向施策,握紧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面对各矿井单位灾害类型不同的复杂局面,枣矿集团坚决摒弃“一刀切”,坚持“一矿一策、一面一策”,注重靶向施策,实施精准治理。
柴里、新安、付村、高庄等矿井始终把特殊区域顶板管理作为安全管控的重中之重。枣矿集团专项督查组深入井下一线,指导现场作业,确保每一处支护都牢固可靠。
在滨湖、蒋庄、新安等矿井,开展奥灰水防治是另一场硬仗。他们超前谋划,缜密部署,借助超前钻探、物探等手段,严密监控每一处潜在水源,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次分析都精准可靠,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依据、打好基础。
针对防冲管理、气体检测与防灭火管控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相关矿井单位推行管理专班负责机制,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秉持“超前治理、系统防治”理念,坚决遏制各类灾害风险。
固本强基,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堤”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决战四季度、打好年终收官战,枣矿集团夯实基层基础,稳扎稳打推动各项工作,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堤”。
在各生产矿井,一场以“朴素精益、实用适用”为导向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正深入推进。从设备维护保养到作业现场定置管理,从员工规范操作到安全文化培育,每一项工作都注重实用实效,每一处细节都力求精益求精。
作为省外煤炭生产单位,金正泰、庆升等露天煤矿严格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逐项确认、逐项整改、逐项提升,让标准化创建成为保障安全、促进生产的“助推器”。
在焦化高危行业,盛隆焦化、河南鑫泰等单位强化安全宣教,推动“泄漏就是事故”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开展“八项专项整治”,对每一条管线、每一只阀门细致排查,以“绣花”功做实做细安全管控每一个环节。
当前,枣矿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绷紧安全弦,以最坚定的决心、最扎实的行动、最严格的标准,全力冲刺年终收官,守护“安全”这一最大效益与最优福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