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抱“西瓜”捡“芝麻”一个不能少 | 田陈煤矿

作者: 梁晓彤   发布日期: 2025年11月03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面对煤炭市场的严峻挑战

田陈煤矿将成本管控

作为矿井经营管理的核心课题

聚焦“显性、隐性”双向发力

通过精准管控“显性”与“隐性”双向成本

构建形成“双成本”管控体系

今年以来

该矿商品煤单位成本降幅超10%

依靠管理内功应对市场风浪

“我们不能决定市场,但能决定自身。”田陈煤矿矿长鲁伟表示,“我们以管理工作的确定性,精细推动降本增效,来积极应对市场、现场的不确定性”。

作为已开采36年的老矿井,田陈煤矿地质条件复杂,“一矿三井”的布局使生产环节增多、管理半径扩大、战线拉长,多年开采形成的老旧设施又推高了维护成本。




当市场定价逼近成本线时,田陈煤矿意识到单纯依靠销售提价的传统路径已走不通,向内挖潜成为唯一选择。于是,一场以管理为核心的降本增效攻坚战,成为他们度危求进的必然选择。



在确定管理提升作为降本增效的动力源后,田陈煤矿强化“显性、隐性”双向发力,以材料、电力、修理、租赁、基建、薪酬、自有资金、非生产支出为重点,建立八大显性成本管理子系统,并创新性地从决策、管理、沟通、质量、风险五个方面系统管控隐性成本。

在显性成本管控上,他们做足了“细功夫”。材料管理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系统覆盖计划提报、采购、使用、回收、修旧、复用等八大环节。在计划源头推行“一算三减两杜绝”审批制度,对物资回收和修复建立“一率一单一考核”机制,确保应回尽回、应修尽修。


电力成本管控持续深化“避峰填谷”用电管理,动态优化各生产系统、各环节设备运行用电管理。实施修理市场重构,完成业务、场地、人员、技术、设施和运输“六个方面”资源整合。

更具突破性的是对隐性成本的挖掘。田陈煤矿首创性地将隐性成本纳入常态化管理,针对决策、管理、沟通、质量、风险五个方面明确管控措施27项,列举负面清单80条,配套具体考核标准。

决策成本作为最大的隐性成本浪费,该矿坚持群策群力、对标学习、效率提升,杜绝盲目投入和决策失误。管理成本重点解决管理质效低下问题,实现“人效、物效、事效、时效”四个提升。

市场波动无法掌控,但管理效能可以提升;客观条件难以改变,但主观能动性可以充分发挥。通过构建“双成本”管控体系,让成本意识渗透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实现了从“被动节流”到“主动开源”的转变,形成“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