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枣矿榜样 | 王海龙:扎根安撤一线的“老黄牛”

作者: 李平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图片



先后荣获蒋庄煤矿“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先进个人”,今年又获评“山东能源优秀共产党员”他从一名普通职工到技术骨干,再到区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勤勉尽职、积极进取,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他就是蒋庄煤矿生产准备工区区长王海龙。


01
扎根一线的“老黄牛”


安撤工作是煤矿生产的“咽喉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风险高,时刻面临着严峻考验。


在蒋庄煤矿6301-2工作面安装和 8305工作面撤除期间,面对现场巷道狭窄、顶板破碎、支架受压变形等难题,王海龙连续一个月吃住在矿,每天盯靠在安撤迎头最前线。“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王海龙的身影。”这是职工对他的评价。


在一次回撤作业中,液压支架陷入底板淤泥,常规方法难以拖出,若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整个生产接续。王海龙带领职工采用“垫板+千斤顶”组合救援法,连续4天坚守现场,最终完成四个循环的撤安任务,为矿井生产争取了宝贵时间。


678ed_720_副本.jpg



数据是最好的成绩单。2024年至今,王海龙带领工友们先后完成了10302工作面86架支架安装、1309工作面 96架支架回撤等16项安撤任务。2023年以来,他累计休班不足40天,用“老黄牛”般的奉献精神,默默坚守在岗位上。




02
安撤工艺的“行家里手”



“安撤工作要‘少吃苦头,多找窍门’。”这是王海龙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主动钻研综机安撤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他说:“煤矿生产安撤工艺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充电,才能更好地保障矿井的生产接续。”




在技术实践中,他注重从现场实际问题出发,针对传统工艺中效率低、风险高的环节开展专项攻关。在13301工作面安装 ZC3800/22/40D 型支架时,面对支架重量大、安装空间受限、运输距离长的难题,他组织团队反复研讨,创新采用“模块化组装+分段推进”工艺,将单架安装时间缩短近2小时。


不仅如此,他牵头成立工区“创新攻关小组”,定期组织技术研讨和经验分享会。在他的带动下,该工区先后完成“支架回撤防倾倒装置改进”“液压拔销装置”等10余项创新成果。


微信图片_20251016134725_1369_101_副本.gif


工作中,王海龙始终把“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根据工区安全管理实际,推行“网格化”安全责任体系,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让每名职工都成为“安全员”。



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初心如磐。王海龙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担当,始终求真务实、拼搏奉献,在平凡岗位书写着新时代煤矿人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