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枣矿集团:抢抓冲刺期 打造“人力资源池”

作者: 薛晨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今年以来,枣矿集团从优化配置、精准培育等方面深耕细作,打出人力资源管理“组合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优化配置:让人员向关键岗位流动

如何解决部分单位辅助岗位冗余、关键岗位结构性缺员的失衡问题?

枣矿集团各单位以 “效益优先、人岗适配” 为原则,制定差异化人力优化方案,让人员向关键岗位流动。

“以前在食堂是给大家‘暖胃’,现在开叉车是给厂里的维修工作‘搭手’,在哪儿都能发光。”

前段时间,曾在七五煤业职工食堂从事炊事员工作的张芬芬,成功转岗为机电制修厂叉车司机,在新岗位上,她如鱼得水,不仅收入高了,干得更是舒心。

今年以来,七五煤业以效益为导向、以政策为引领,实施“整合+转岗+减负”人力优化方案,制定《七五煤业公司2025年控员提效工作计划》,清晰划定人员整合路径与转岗激励政策。一方面,对后勤服务、安保巡逻等辅助岗位的冗余人员进行摸排,建立 “待转岗人才库”;另一方面,针对机电制修、仓储物流等缺员岗位的技能需求,开展 “订单式” 转岗培训,引导职工主动走出“舒适区”,学技能、增本领,在更需要的岗位打出一片新天地。

截至目前,七五煤业通过精准转岗、合理分流,已整合冗余人员 148 人,有力缓解了队伍结构性缺员的紧张局面,实现 “内部人力循环利用、降本与补位双赢”。

精准施策:让人才在生产一线扎根

“公司根据我们的岗位需求,给我们提供了针对性学习培训‘套餐’,让我们学习起来事半功倍。”七五煤业通防工区实习技术员毛永富在顺利通过技术考核后,难掩兴奋。

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枣矿集团进一步细化人才培育举措,针对不同职工群体打造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确保 “育得出、用得上、留得住”。

针对新入职职工,枣矿集团指导各单位制定 “定制化成长计划”:七五煤业推行 “每日学习、每周总结、每月考核” 模式,帮助新职工快速适应岗位;田陈煤矿则深入沟通新职工专业特长、兴趣方向与知识短板,坚持 “专业对口、发展契合” 原则分配岗位,从源头实现 “人岗相适”。

对于需要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职工,七五煤业按照工种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安排专属实操训练,确保 “学一项、精一项”;田陈煤矿推行的 “一师多徒”“多徒多师”“多徒一师” 等模式,通过 “师徒同考”“月评季考” 强化考核,定期书面汇报培养情况,有效提升了导师带徒质量,成为枣矿集团内部人才培育的创新范例。

激励赋能:让职工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为持续激发职工提升技能、主动作为的积极性,枣矿集团将激励机制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实现 “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在绩效管理层面,七五煤业通过优化制度体系,将整体发展目标、经营指标、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专业、部门、区队、班组和个人,建立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局面,有力激发了干部职工的担当意识和创造力。

在技能激励层面,田陈煤矿设立 “一岗多能” 技能培训专项奖励基金,对在上级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职工,纳入矿评聘智能工程师人选;对胜任全能工种的职工,列入矿高技能人才库管理,作为提拔聘任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这种 “技能与荣誉、晋升挂钩” 的机制,在全集团营造了 “学技能、钻业务” 的浓厚氛围。

未来,枣矿集团将持续深耕人力资源管理,以更完善的统筹规划、更精准的培育举措、更有力的激励机制,让全集团队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确保企业提质发展 “人才跟得上、用得好”。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