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三河口矿业:抠出来的一线“效益经”

作者: 刘涛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5日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营压力,枣矿集团三河口矿业综采工区全体职工用朴实的行动诠释着降本增效的决心,如“过日子”一般精打细算,从原煤回收、物料复用等“细枝末节”里抠出真金白银。

原煤堆里“淘金”:能多挖一锹绝不少挖半寸

为了进一步提高原煤的回收率,实现原煤“颗粒归仓”,工区在两巷超前支护外段,提前安排人员进行卧底作业,通过卧底不仅能把这些藏在巷道底板的“漏网之鱼”挖出来,还能为后续工作面推进腾出安全高度;生产过程中组织人员对支架架间、推移框架底部的浮煤进行“拉网式”清理。这些浮煤多是回采时从煤壁掉落的碎煤,以往容易随矸石带出或积压在架间,现在用铁锹一点点归拢到运输机里,确保“见煤就收”。同时,技术人员每天下井实测煤层厚度,根据数据要求生产班组精准调整工作面采高,从源头上杜绝“采厚丢薄”“采中丢边”的情况,让每一粒煤都能被完整采出。

旧物堆里“淘宝”:能修就修,能用就用

以往,井下配件损坏需要更换时,职工往往一个电话打给材料员,直接要求准备新配件或设备来替换,每月材料费都需要计划补充新的配件,材料费始终节约不下来,为杜绝这类现象,工区大力推进修旧利废制度,立下了“能修复的绝不换新品,能复用的绝不领新件”的首要原则。同时,发动区队全员参与回收复用工作,鼓励大家在作业时留意可回收物品,将收集到的配件及时交至库房;根据回收物品的种类和价值,工区设立了专项奖励,比如“回收一根锚杆盘奖励2元,回收一个皮带托辊奖励5元”。为让降本增效落到实处,工区把相关指标细化到每个岗位,职工的个人工资与回收量、节约额直接挂钩,从制度上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错峰用电“会算计”:省下的电费都是纯利润

电费是生产中一笔不小的开销,为了把这块成本降下来,工区动起了脑筋打“时间账”,每个月都盯着电量峰谷时段表排班次,把生产工作全挪到用电低谷期干。

“谁家过日子不算计?这账咱都明白,避开高峰用低价电,省下的钱都是实打实的效益。”生产班的老高这话,说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不光生产班,检修班也跟着“算电费”:根据不同时段的电价,把卧底、设备试运转这些耗电多的活儿,全安排在电费最便宜的时段,实打实把电费省下来。  

从地面到井下,从生产到检修,综采工区的职工们用“蚂蚁搬家”的劲头,把降本增效写进了每一名职工的意识里。他们常说:“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给企业‘输血’,也是给咱自己‘造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