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走出去建新功】自力更生筑“坦途”|庆升公司

作者: 王亚峰、孙省、李开雷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7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要想富,先修路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

有一条40公里长的专用路

一头连着庆升煤矿

一头连着广阔的世界

煤炭运输、日常交通

这条路是庆升煤矿发展的“生命线”


近年来,这条“生命线”却成了庆升煤矿干部职工的“心头患”。由于长期重车碾压,让这条路坑槽密布、塌陷频现,龟裂的路面如破碎的蛛网,边缘松动的路基随时可能威胁通行安全。晴天颠簸扬尘,雨天积水打滑,车辆爆胎事故更是常有的事情。

“发展不能等,修路慢不得,路不通,发展更困难!”

庆升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后勤在班子会上一锤定音,“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破解行路难。”



自己的路自己修




说干就干。



他们成立工作专班,对路况进行全面调研,用脚步摸清每一米路的“脾气”,拿出最经济、最实用的维修方案。


一测算,就是这最简单经济的修补,外委给专业队伍也需要85万元,相当于矿区全年的设备维护费用。在当前市场形势下,每一分钱都异常珍贵。

微信图片_20250827121518_130_14.jpg

“自己的路自己修。”他们又作出了一个让人咂舌的决定。一时间,全公司资源都调动了起来。


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抽调煤矿、热力公司20余名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组成了修路“突击队”;

矿上的各类车辆、设备稍作调试便“披挂上阵”;

选用冷补沥青,无需加热即铺即用,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运输的干扰;

用鼓风机清扫路面,效率提升数倍,就连压路机,也是通过诚意谈判争取到的“支援”……

真抓实干、不等不靠、众志成城,庆升人以全员会战的壮阔图景,用自己的力量,一米一米筑宽发展的坦途。



“煤矿工人”变身“修路工人”




七月的草原,骄阳似火,空气仿佛被点燃。而在这40公里的专用路上,奋战的热情比这温度更加炙热。


工程现场,处处是汗水与意志的较量:




有人蹲在坑槽边,将冷补沥青摊铺得严丝合缝;有人紧握铁锹,反复夯实路面,手臂扬起又落下,不知疲倦;有人站在烈日下指挥车辆绕行,确保运输与施工两不误……


微信图片_20250827121505_129_14.jpg


20余名干部职工,28个日夜连轴转,无人喊累、无人退缩,手上的血泡破了又起,身上的工装湿了又干,盐渍在身上画出层层“地图”,成了最光荣的“奋斗勋章”。



“既要抢进度,更要保质量,还不能耽误生产运输。”现场施工负责人、庆升公司副总经理刘站言的话,道出了攻坚的难度。



他们采用“分段作业、错峰施工”模式,将队伍分成两组,避开运输高峰“见缝插针”,让维修与生产两不误。

为了节省材料,他们也是群策群力、妙招频出,琢磨出了“分层填补法”,把大块沥青用在深坑,边角料收集起来填补细缝,单这一项就节约材料10余吨,省下近万元。




收获的不仅仅是效益




当最后一块沥青被压路机压实

曾经颠簸的“搓板路”

终于蜕变成平稳宽阔的

“安全路”“效益道”


实测数据给出了最有力的证明:




路面平整度提升90%以上,车辆通行时间缩短15分钟,轮胎磨损率骤降60%,客户满意度飙升至100%。冷补沥青的高密实度经受住了实践考验,修补区域无一处松散脱落。


为保障道路长期畅通,他们又制订了完整的维护方案,涵盖“日常巡查、病害台账、预防性养护”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应运而生。


如今,行驶在修复一新的矿区道路上,车轮滚滚平稳向前,其承载的,不仅是满满“乌金”,更是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度危求进的发展信心。



正如杨后勤所说


“自力更生实施40公里专用路维修,增强的是‘自己动手能成事’的信心,打磨的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智慧,汇聚的是‘众志成城办大事’的合力,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