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
柴里煤矿将加强煤质管控
作为破局的关键抓手
持续深化制度、技术与市场联动
推动精煤回收率提高1.69%
泥矸发热量控制在523大卡/公斤
商品煤合格率100%
“我们建立了产销协同‘铁三角’机制,销售部门动态对接客户需求,生产部门精准调配井下煤仓资源,选煤厂实时优化洗选参数。”副矿长王德宏说。
在雷打不动的周三协同会上,该矿地质预报与市场反馈交织成决策图谱,从源头设计到洗选加工,22项煤质指标被分解到每个环节。
当工作面遭遇断层带时,该矿地质部门超前预警,采掘班组严格执行层位控制“三原则”,严控矸石混入煤流;洗煤车间通过浮选工艺升级改造,让精煤灰分波动区间缩窄至±0.3%以内。
制度刚性兑现推动责任落地,上半年,该矿在煤质管理上累计考核126人次,推动全员从“产量思维”向“质量思维”转变。
近段时间,在该矿选煤厂房,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正在进行:升级的浮选系统将泥矸发热量牢牢锁在523大卡/公斤以内,优于600大卡/公斤的考核红线;空气穿流压滤机、精煤掺混破碎机等关键设备的改造应用,使综合精煤水分稳定在8.0%—10.0%的黄金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井下战场,700吨煤仓化身“质量调节器”,实现对高硫煤层的分类开采、储存、运输。当市场需要低硫精煤时,生产调度指令又会直达采煤面,分储分提系统迅速响应,精准对接客户“胃口”组织生产。
“选煤厂智能浮选系统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浮选参数实时精准调控,让每一粒煤炭都得到充分回收,让精煤更精、尾矿更纯。”该矿选煤厂副厂长李兴旺说。
过硬的煤炭质量成为开拓市场的通行证。该矿煤炭运销办公室主任沈虹桥说,他们秉持为客户“量体裁衣”的服务理念,持续优化运输方式,着力降低客户采购成本,获得客户一致好评,上半年新增优质客户3家。
在装运线上,视频监控全程追溯采样过程,高、低热值洗混煤的分储分洗,激活了27%高热值洗混回洗增量,曾经的废弃物变身效益增长点;选煤厂生产调度室的电子屏上,煤仓配比数据如脉搏般跳动;洗煤车间里,智能浮选系统将黑色泥矸驯服为523大卡/公斤的效益源泉;装运线上,采样员手中的检测仪闪烁绿灯。
这些,是柴里煤矿交出的质量答卷,正如该矿巷道里的标语:“每一克热值都是尊严,每一吨精煤都是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