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戏说”省钱二三事|付村煤业

作者: 尹丽君、宁阳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5日   来源: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




听说,矿区也有“潘家园”了!

如何改变设备维修单打独斗的局面

形成“握紧拳头砸核桃”的合力?

“设备溯源档案”又是什么情况?


听到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妙趣横生


这其实是付村煤业公司设备制修厂日常工作的生动写照。提起设备制修,大家或许会说这是企业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省”跟“省”也有很大区别,正如该厂副厂长魏韬所言,“在设备制修领域,节约成本不是简单的‘省’,而是通过技术创新、优化流程和管理升级,实现‘花小钱甚至不花钱就可以办大事’的目标。”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设备制修厂

看看他们省钱那些事



“潘家园”里来“淘宝”


74c1e046bd4f6cb02374270e3e6c623.jpg


“都说说,你们今天盘算了哪些‘省钱经’?”近日,在该厂电焊班早“地头会”上,班长李琪开始了发问。


“综采二区急需一批皮带护网,这材料还没着落。”徒弟王浩宇说道。


“这还不好办,走,咱一起到‘潘家园’去看看。”说着,这师徒二人就直奔“潘家园”。


这“潘家园”听起来高大上,实则就是付村煤业的南料场,一个旧物“杂货铺”,在别人看来都是些“废铁烂铁”,但在他们眼里却到处是宝。

这不,看到刚上井的矿车,这师徒二人两眼放光,跳进去就是翻腾,不一会就拉回来一车扭成麻花的角铁、钢筋、铁丝。别说,他们还真用这些边角料把护网做出来了,以“零成本”投入解了兄弟单位的“燃眉之急”。


0de48e6dea7308261ec8686a4d66cfc.jpg


正是靠着这种节俭精神,该厂今年节省了10余万元的材料费。近年来,他们“捡破烂”的范围不断扩大,规划整理了好几个“潘家园”,各单位谁有需要都可以随时去“淘宝”,大大节省了材料费。




“握紧拳头砸核桃”


传统设备维修模式

经常出现“治了标未必治本”的情况

既耽误了时间、精力

还增加了维修成本

怎样改变这个局面???


“现在,我们组织各班维修‘专家’一起‘会诊’,精准找到‘病根’再对症下药,那‘疗效’杠杠滴。”设备制修厂机修班班长赵刚拿318综掘机的维修举起了例子,他们采取“联合会诊+精准鉴定”的方式,组织电修工、电焊工、车工等组成联合维修小组,既提升了设备维修质量,还缩短了维修时间,较整机返厂维修节省费用100余万元。


综掘机2.jpg






综掘机1.jpg


他们还采用这种模式对运输机连接环拆解鉴定,确定损坏点在涨簧销后,通过购置涨簧销,共修复60余件,节约购置费用7万余元。该厂机修工赵建东说,“以前领了维修任务都是单打独斗,修得快慢、质量如何,全凭自己的本事,现在是握紧拳头砸核桃,集中了所有技术资源,修得又快又好。”




为设备建立“维修病历”


过去维修设备大多靠经验,反复尝试、反复试错。现在他们建立了“设备溯源档案”,详细记录每台设备的维修周期、故障特征、运行数据。


“看,这台设备啥时候‘住过院’?哪里出现过故障,更换过哪个部件都一目了然。”指着一台弗兰德减速箱的设备溯源档案,机修工井胜伟为笔者详细地介绍起来。


比如采煤机行走部出现故障,就可根据“溯源档案”记录,查询该行走部的维修时间,更换了哪些部件,使用周期有多久,这样就能快速判断出故障的大致原因,从而制定出最优的维修方案。


设备档案.jpg


别看这小小的手册不起眼,却大大减少了试错成本,还为矿井节约了600余万元的外委修理费用。

采访手记:

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在设备制修厂,每天都上演着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佳话。虽是“戏说”,但降本增效和设备维修工作不是“戏”,而是关系着企业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招”。特别是在当前企业“度危求进”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全员齐上阵,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千方百计做好降本增效那些事,答好降本增效那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