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价持续下滑、市场需求收缩,行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考验中,三河口矿业公司以“精”破局、以“效”立身、以“人”聚力,展开了一场向精益管理要效益的攻坚战。

从“粗放”到“精准”,该公司全链条管控拧紧“成本阀”。他们建立“成本倒逼、刚性考核”机制,将预算管理细化到每个岗位、每台设备,让“每个螺丝钉都有账本,每度电都精打细算”成为日常。

设备管理实行“身份证”和“全生命周期”制度,从采购选型到报废处置全程建档跟踪。材料管理创新搭建跨部门共享平台,让锚杆托盘等物资复用率跃升至82%。劳动组织推行“动态化”编组,通过内部承揽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动态调配……一系列“精准滴灌”的管理举措,让成本管控从“大而化之”转向“细而有据”。

精益管理不仅是“省出来的效益”,更是“技术创出来的价值”。该公司构建“三维动态地质模型+微震监测”双预警系统,将断层预测精度提升至95%以上。巷道施工引入“精准制导”技术,通过BIM建模优化支护参数,从源头避免大额工程变更。主运输系统的“柔性调速”技术,让皮带速度随煤流量自动调节。生产系统的“错峰填谷”策略与“智能待机”装置,更让设备在空载时自动进入低功耗状态……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
“过去总觉得降本是领导的事,现在发现每个岗位都能创造价值。”该公司掘进工区党支部书记季延勇说。

该公司通过“金点子”征集、创新成果奖励等机制,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效热情。掘进工区“三班生产、插班检修”让月进尺提升11%,设备制修厂“多功能拆装平台”将液压支架维修效率提高20%,选煤厂“煤泥水井下充填”节约成产升本……这些来自一线的智慧,不仅填满了企业的效益账本,更让职工收获了“主人公”的获得感。
从管理到技术,从制度到人心,三河口矿业的精益管理攻坚战,不仅在报表上写下了亮眼数字,更在内部培育出“人人参与、岗岗挖潜”的浓厚氛围。

“市场的寒冬或许还会持续,但只要我们把‘精’字做深、‘效’字做透、‘人’字做活,就一定能趟出一条更有效益更高质量的发展新路。”三河口矿业公司经理刘亚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