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实施‘制氮设备控制系统联锁设计与应用’‘矿用智能双镜头观测仪的设计与应用’等技术创新,同时完成2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1项小改小革创新一等奖,创效10万余元……”
(创新创效座谈会)
近日,枣矿集团高庄煤业通防管理部召开创新创效座谈会,总结本专业智能装备工程师创新成果,明确4大重点攻关课题和15项微创新目标。这正是高庄煤业深耕创新沃土,厚植人才成长根基的生动写照。
高庄煤业围绕安全、绿色、智能、高效矿井建设目标,打造“机制保障、平台筑基、奖励赋能”创新驱动体系,系统提升人才创新活力,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他们将制度建设作为创新生态的培育根基,纵向建立“公司、专业、区队”三级联动创新链条,横向打造总工程师统筹、科技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创新矩阵,建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机制,实现从课题立项、项目开展、经费投入、技术资源配置到成果验收与推广应用的闭环管理,全力营造职工创新创效环境。
(技术研讨)
他们整合构建研发孵化、技能实训与技术转化的“众创联盟”协同平台,创新人才共享机制,既邀请专家开展技术研讨,又组织“技术大拿”进行实战经验传授,有效激活高素质人才专业潜能。同时,聚焦生产难点、紧扣业务需求,常态化开展“日学、月考、季练”,针对性组织创新技能擂台赛、技术攻关挑战赛等,持续提升人才队伍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实战应用水平。
“我们有计划、分层次、分批次地组织技术骨干‘走出去’对标学习,到高等院校、设备厂商、先进企业‘沉浸式’观摩交流,进一步优化科研思维能力,深挖科技人才创新潜力。”该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张磊说。
他们构建“双导师+多岗历练”培养机制,广泛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通过“资深带骨干、骨干育新锐”的一对一,一帮一“传帮带”模式,加大“本土”年轻人才培养力度,打造“技能不断代、经验不失传”的复合型人才储备池。
(小改小革)
他们充分发挥智能装备工程师带头作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围绕安全生产、灾害治理、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主动深入现场“找题”,以创新思维“破题”,让“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坚持月度汇总、季度评比、年度表彰,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全方位为职工创新铺路架桥,让创新创效热情在基层一线持续升温。
激励是激活人才创新活力的“金钥匙”。他们综合运用成果收益分红等多元方式,精准激励作出突出贡献人员,提取创新成果转化和转让收益的15%奖励成果完成人和专利授权人,让勇于创新的职工受到奖励、得到实惠。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将创新成果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荣誉评选等深度挂钩,有效激活人才创新动能。
人才是创新之核、发展之要、强企之基。高庄煤业纵深推进全员素质登高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方位激活人才创新“裂变效应”,真正以人才红利赋能矿井高质量发展。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