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隐患点消除15处
可复用物资分类率达80%
废旧物资回收率提升30%
……
近日,随着最后一捆高压管精准装车,柴里煤矿袁堂井西大巷青年突击队清障攻坚行动圆满完成,一项项浸满汗水的数据,展现了此次行动的显著成效。

据了解,今年以来,柴里煤矿持续开展青年突击队攻坚行动,不断激发青春活力,为矿井安全生产注入新动力。
面对巷道内交错堆积的H架、高压管、监测线缆等物资,该矿20余名青年职工组成青年突击队,实施“分区分组”作战方案,精准攻坚破解积存难题。

物料回收组采用“机械+人工”作业模式,利用液压搬运车与人力协同,将每根近百斤的高压管安全转运;线缆拆解组采用“热熔分层”工艺,通过温控剥离技术让铜芯回收率提升至92%;环境整治组运用高压水枪深度清洁底板,实现巷道除尘率100%。
“我们采用物料分类台账管理,确保可复用物资颗粒归仓。”突击队成员季锡海展示着手中的物资编码台账对笔者说。

在地面支护材料厂,“物资复活”行动同步打响。针对地面堆积的托辊、H架等物资,队员们采用“翻仓式”分拣法,从350平方米的料堆中抢救可复用托辊;面对7吨工字钢装车难题,他们采用“错位码放”装车,使封车效率提升25%。历经4小时奋战,6车托辊重获新生,2车工字钢将进行修复再利用。

“就像玩立体拼图,既要胆大更要心细。”队员刘超抹着汗说。
“我们既是废旧物资的清道夫,更是节约精神的践行者。就像这些高压管,经过系统维护修复后,都能重新‘上岗’,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队员顾剑涛在搬运间隙感慨道。

据统计,本次青年突击队清障攻坚行动回收的物资经修复后,可为矿井节约新材料采购费用8万余元。

目前,柴里煤矿青年“清障攻坚”经验已全面深化,他们正着手编制《井下物资循环利用标准手册》,用汗水和智慧为矿井高质量发展交出更靓丽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