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浪潮中,枣矿集团田陈煤矿聚焦青年人才培养,创新构建“思想+、技能+、安全+”三维培育体系,通过系统性、持续性培养机制,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力量。这一工程既注重思想引领,又强化实践淬炼,更筑牢安全根基,形成青年人才成长的完整链条。
思想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矿井将形势任务教育与日常生产深度融合,针对青年职工关注的行业发展、技术创新等议题,定期组织专题宣讲与交流研讨。通过划分“思想凝聚”“责任担当”等不同阶段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常态化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注重以鲜活案例诠释奉献精神,用企业愿景激发奋斗热情,帮助青年职工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技能提升构建多元化培养平台。矿井建立“学用结合”的立体培训机制,既有专业书籍共享、技术沙龙等知识浸润,又设置跨岗位轮训、技术比武等实践载体。特别在智能化设备应用、安全生产管理等关键领域,通过技术能手“传帮带”、创新项目攻关等途径,推动青年职工从单一技能向复合能力转型。在井下生产现场与地面实训基地的联动中,青年职工既锤炼实操能力,又拓展创新思维,逐步成长为懂技术、善管理的多面手。
安全管理筑牢成长保障防线。矿井创新建立青安岗三级管理体系,井下、地面、创客三个分岗形成监管合力,通过定期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作业环境、设备状态、操作规范实施动态监督。在“反‘三违’、查隐患”专项行动中,青年安全监督员既当检查员又当宣传员,既排查现场隐患又开展安全宣教。针对安全意识薄弱环节,实施重点帮教与案例警示,将安全理念转化为青年职工的自觉行动。
通过系统性培养,田陈煤矿建立起青年人才梯次成长的良性机制。从思想淬炼到技能打磨,从安全意识培育到创新能力激发,每个环节都紧扣矿井发展需求。这种既给平台、又压担子的培养模式,让青年职工在生产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技术前沿壮筋骨、长才干,逐步形成人才培育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的新格局。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