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枣矿故事

柴里煤矿:从采煤工艺变迁看柴里煤矿发展“新动能”

作者: 李志军  李志军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05日

枣矿集团柴里煤矿是枣矿集团骨干生产矿井之一,座落在滕州市西岗镇境内,是开发滕南煤田的第一对大型矿井,也是我国第一对厚冲积含水层下开采厚煤层的试验型矿井,1964年10月建成投产。

(该矿早期高档普采)

矿井建成试采期间,面对绝无仅有的复杂地质构造,老一辈煤矿工人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一镐一铲、一砖一瓦地为今天的柴里大厦铺就了坚实基石,开创了厚冲积含水层下开采厚煤层的先河,同时开启了枣矿集团从东到西转移的战略布局。

当时间的车轮驶过建矿初期的艰辛,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柴里煤矿在建设现代化矿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上世纪70年代末,该矿第一套综采设备在321一分层工作面安装使用,从此拥有了机械化生产工艺。80年代初,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综采设备先后投入使用,数千名煤矿工人从原始落后的强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原煤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全面掀开了枣庄矿区机械化采煤的新篇章。

(该矿使用的综采放顶煤工艺)

90年代,国家对煤炭开采资源回收率提出了明确要求,煤矿企业积极改进采煤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炭生产。柴里煤矿于1994年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1997—2000年采用悬移支架放顶煤工艺;从2000年开始,采用轻型支架放顶煤工艺;2001年采用轻放采煤工艺,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矿井资源回收率明显提高,但是煤炭开采的机械化水平、系统保障能力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该矿使用的新型综采支架)

随着社会发展,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煤炭企业加快了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探索。柴里煤矿大力践行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提出的以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优化劳动组织为核心、以智能化开采为标志的建设新模式。2017年,柴里煤矿引进第一套ZF9000大采高支架安装在西翼605工作面。支架配套电液控系统,实现了自动控制移架组数、移架时间、移架顺序。可用按键对单个支架进行控制,也可成组控制。支架在工作面发生卸载时,可自动补压,保证对顶板的支护效果,成为枣矿集团“一提双优”具体实践的成功做法。

(开启可视化远程操控新模式)

2018年后,柴里煤矿不断升级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现代自动化机械设备替代了人工操作,把工人从危险作业地点、安全薄弱时段解放出来,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矿井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井下职工体面劳动、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充填开采控制中心)

2023年,步入新时代,以自动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技术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柴里煤矿积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瞄准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化发展方向,探索实施了充填开采工艺,带动了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优化,促进生产方式根本性变革。充填开采作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的重点工程,是山东能源集团和枣矿集团的重点推进项目,也是柴里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加强工艺创新、完善生产工序等手段,使充填效率不断取得新突破,不断总结提炼充填开采的典型做法和经验,形成了可推广的成熟方案,为枣矿集团建设充填开采示范矿井提供柴里经验。

岁月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60年的发展变化是一代代柴里人接续奋斗最好的验证,柴里煤矿也将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的引领下,在煤炭工业生产方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不断推进,为实现柴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