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们持续强化修旧利废工作,修复DSJ80皮带机9部、减速机10部、充填支架托护梁37件,修旧利废金额约162.85万元。”在枣矿集团岱庄煤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维修车间主任冯健对本单位修旧利废工作进行了汇报。
面对当前煤炭市场下行形势,岱庄煤业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降本增效”作为打赢增盈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挖内潜、降成本、增效益,上半年回收复用物资价值453万元,修旧利废及节约外委修理496.7万元,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交上一份了盈利提效的出色答卷。
“节支降耗,就是增加工资,修旧利废,就是增加收入。几个U型销、几个螺丝帽看起来不起眼,但积少成多,量变就会引起质变,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堆积起来也将成为助力企业发展的大成就。”该公司综采工区副区长杜阳彪在“厉行节约”专题讨论会上说。
(降本增效主题宣讲)
今年以来,为引导广大职工增强成本意识、节约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该公司利用专题会、班前班后会等时间,组织全员认真学习关于节支降耗、降本增效工作的安排部署,编发《全方位厉行节约、降本增效倡议书》,组织“共话心语”宣讲团以“降本增效,我能做什么?”为主题走进基层区队,“零距离”“面对面”宣讲当前形势,宣传降本举措,引导职工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使节能降耗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
(加强物资管理现场)
同时,将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预算目标再细化,围绕产量、成本、利润等经营指标制定比争规划,从“节俭一个螺栓、一个螺帽、一个垫片”做起,开展岗位创效竞赛,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全面营造“人人比业绩、个个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63巷四部皮带托辊、63巷三部皮带弯曲锚杆,这些物料需抓紧时间回收再利用。”该公司经营管理科坚持对现场物资管理及回收情况“日检查、周通报、月分析”。
他们不断深挖回收物资“含金量”,全面开展物资清查工作,加强对修旧利废管控力度,对托盘、锚杆、卡兰、托辊等材料进行维修和回收分类集中管理,开展材料设备自修活动,做到能修则修,最大限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防工区职工正在对废旧物资回收复用)
“我们鼓励职工及时回收井下使用的废旧风筒、废旧牌板、通风设施配件、拆除密闭和风门后的料石等材料,上半年,回收复用风带118余节、风水管路100余节,复用自动隔装置4台,回收复用各类传感器58台、监测线2300余米,节约资金达19余万元。”通防工区区长梁超说。
建立以旧换新制度,从地面材料发放人员到井下跟班管理人员、验收员,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系统跟踪,每月清点核实可复用材料的在册数量,做好废旧物资回收率及交旧领新明细,对材料浪费现象及时进行通报。
“降本在一线,关键靠技术。”该公司坚持以创新为效益带动点,结合生产实际,深挖内部潜能,以创新驱动降本增效。围绕泵送效率提升、架后快速隔离、隔离材料优化等方面充分发挥充填技术攻关小组和“充填集智创新工作室”作用,全力攻坚突破,将基本架隔离工序由逐架隔离优化为4段工序同时作业,单班隔离时间由2个小班缩短为1个小班。探索实施“前期低泵速-中期满泵速-间隙性停泵泌水-后期算方续充”精准作业流程模式,单循环料浆泵送时间由11小时缩短至9小时,充填质量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
(洗煤厂工作人员现场查看煤泥水改造工程)
对煤泥利用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加大“去煤泥化”课题研究,通过敷设专用管路,反复实验调整膏体配比,将尾煤泥水直接用于充填膏体掺配,有效解决泥矸水储存及充填掺配难题,泥矸利用率由年初的65%提高到目前的100%,实现泥矸“零压滤”,上半年减少泥矸产量1.78万吨,综合创效119万元,助力矿井实现效益最大化。
“我们将聚焦‘两增三降四提升’任务目标,狠抓内部挖潜,充分发挥‘两化融合’精益管理作用,推进经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岱庄煤业党委书记、经理苏林说。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